1 / 6
文档名称: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1/19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常见症状
症状: 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如腹痛、疲乏、发热等。

体征: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如肝大、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

发热
发热:当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三种测法:1)口测法,~℃,(标准测发)
2)腋测法,~℃
3)肛测法,~℃
1. 病因
1)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2)非感染性发热:见于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皮肤散热减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3)发病机制:通常将能引起人体发热的物质称为致热源。
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外源性致热源: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统称为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而引起发热。
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节点,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2 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分度
一般可分为: ~38℃;中等度热:~39℃;高热:~41℃;超高热:41℃以上
(二)热型
①稽留热型体温维持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h内提问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高热气。
②痴长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的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炎结核及化脓性肺炎症。
③间歇热型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体温再次升高,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④回归热型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⑤不规则热型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的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三)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
伴随症状常有: 寒战、结膜充血、咳嗽、胸痛、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关节肿痛、皮疹、昏迷等。


发绀
发绀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表现。发绀在皮肤教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较为明显,易于观察。

黄疸
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以及其他组织发生黄染的现象。

1 病因、
体内的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血红蛋白。血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破坏和分解,称为胆红素、铁和珠蛋白。形成的胆红素称为游离胆红素或非结合胆红素,与血清蛋白结合而运输,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故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