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

格式:pdf   大小:94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6/12 文件大小:9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02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发展前沿,立足湖南制造业,在海工装备、矿山装备、数控制造装备、国防武器装备等领域,瞄准海洋资源探采装备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复杂装备智能诊断与健康维护、机电液动力学与控制、绿色高效精密加工与智能制造等方向的技术创新,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学****工作态度和作风。,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沿,有一定的学科交叉研究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二、研究方向简介:。本方向紧密结合国家海洋资源勘探开发需要,在海洋资源勘探装备、海洋矿产资源采集与运输技术、水面支持系统及相关技术、深海装备通用技术及关键部件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本方向主要以海工装备、新能源装备、国防武器装备、工程矿山机械为工程背景,在动态分析与设计、可靠性与稳健设计、多学科数值模拟与设计优化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设计技术开发。。本方向主要以复杂装备的安全高效运行为目标,在故障机理与智能诊断方法、智能测试与集成监控技术、设备健康评价与维护策略、摩擦磨损机理与抗磨防护技术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本方向主要以复杂机电液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复杂机电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机电液系统动力学特性及控制方法、多场耦合振动机理及减振技术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本方向主要针对制造业高效、精密、绿色、智能要求,在高效:..精密加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网络化制造、制造过程精密测量与质量控制、机器人技术、制造系统优化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三、学制及学分要求:,包括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博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规定的学分和各培养环节,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条件。延长学****时间者,须提出申请,经学院签署意见后报学校培养办审批,包括休学时间,最长在校学****年限不超过8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者,经规定的审批程序可提前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要求课程学****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环节共4学分。环节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学位论文开题1学分、学位论文中期检查1学分。四、(2学分)为了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报告会,其中国内外学术会议2次以上;在本学科范围内作学术报告2次以上,至少有1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所作学术报告注重前沿性和新颖性,完成后填写专用考核表。。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在第二学期完成,博士生资格考试一般考查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审核博士生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及课程学****考核成绩;考核博士生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了解情况;根据本专业博士生所应该具备的学科知识,考核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博士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科研素质和科研作风,并考察其政治思想表现、学****和工作态度等。学位课学****成绩不合格不能通过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资格考试通过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不通过者,予以退学。如因特殊原因第一次资格考试不通过者,可在半年内申请重考一次,重考仍未通过者,终止论文工作,予以退学。(1学分)为保证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博士研究生必须调研、查阅中外文献(不少于120篇),了解:..本学科或本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开题报告由学科组织,开题报告公开进行。经专家评审组评审合格后方可开展论文下一步工作。开题报告会一般在第三学期开学初进行。未修满学分的不能开题;开题未通过者可在三个月后申请再次开题。(1学分)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五学期初进行,由学科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含学术论文发表)、学位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中检审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学位论文的工作。五、培养方式: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导师组集体培养。培养采用课程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原则上应结合导师及所在课题组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委托研究项目进行培养。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了解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水平,博士生在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120篇以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近5年发表的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综述报告应准确全面地反映本学科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准确评价目前的发展动态,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1)论文选题应立足于学科前沿,在理论或技术上能做出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应用价值。(2)学位论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送审及修改、论文答辩等)都应执行学校有关规定。(1)博士研究生在答辩前,专家盲审结果原则上不低于70分才能申请答辩。有1位专家低于70分可再送审1次,2位专家低于70分延期半年申请答辩。(2)博士研究生在答辩前,应满足本学位点规定的学术成果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校学****期间,应:..在CSCD核心以上期刊(或SCI/E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1项授权发明专利可等同1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其中至少1篇在国外SCI源刊上发表,且第一作者成果不少于2项。其他要求见《湖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暂行规定》。(3)提前申请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条件,其成果应具备:博士研究生在校学****期间,应在CSCD核心期刊(或SCI/E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5篇(1项授权发明专利可等同1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其中至少3篇在SCI源刊上发表(同时要求有1篇2区以上),且第一作者成果不少于3项(同时要求至少有1篇第一作者SCI源刊)。(4)所有成果应以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包括机电学科相关独立科研机构)为第一署名单位,且必须与学位论文相关;所有成果要求研究生为第一完***,或导师为第一完***、研究生为第二完***,并要求论文发表、专利授权。七、正常学制(四年)主要管理环节序号项目时间安排组织与考核专家第1学期1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指导教师。(入学当月完成)第2学期2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学院统一布置。(放假前完成)开题报告(研究生向专家作开题报告,填写第3学期学院(学位点)组织;3提交审定的《开题报告》)(10月前完成)学科导师组评议指导。论文中期检查(研究生向专家作论文研究进第6学期学院(学位点)组织;4展报告,填写提交《论文中期检查情况表》(5月前完成)学科导师组检查、指导。第8学期导师;5论文预答辩和论文修改(3月完成)学科导师组。第8学期学院(导师);6论文送审(按评审意见修改)(4月完成)研究生院。第8学期7论文答辩学院(学位点)组织。(5月完成)八、个人培养计划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下,依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和提交《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工作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础,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等,从提交合格的开题报告日期起到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两年。:..九、课程设置课程学学开课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单位备注类别分时1234马克思主学B19000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32√公义学院位共必修B19000002高级英语写作232√课外语学院课B19000003高级英语口语116√(不B19030101弹塑性力学232√少于专B19030102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Ⅱ232√至少选9业机电学院学课B19030103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232√2门分)B19030104现代控制理论232√马克思主公B1900000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Ⅱ116√共义学院选B19000005第二外国语(德语)232√非至少选修外语学院课2门B19000006第二外国语(日语)232√学(其中方B19031101资源开发装备设计专题232√向选修课位方向B**********√至少选1故障诊断专题课选机电学院门)修B19031103机电系统动力学专题232√课B19031104制造科学前沿进展232√X19030102机械振动学机电学院补跨学科或修X19030103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电学院同等学力课程学生补修X19030104现代控制工程机电学院应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报告会,其中国内外学术会议2次以上;在本学科范围内作学术报告2次以上,至少B19000020学术活动2有1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学位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论文文,所作学术报告注重前沿性和新颖性,完成后填写专用考核表B19000021学位论文开题1第3学期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B190000221第6学期进行(研究生作进展报告):..附1: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一),余翔林,科学出版社,,朱克勤,高等教育出版社,,陈立周,冶金工业出版社,,张晓敏,清华大学出版社,,钟秉林,***出版社,(第4版),温诗铸,清华大学出版社,,朱心雄,科学出版社,(第2版),王细洋,国防工业出版社,(第4版),左敦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艾兴,国防工业出版社,,王朝珠,科学出版社,,孙志礼,科学出版社,,袁存光,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史忠植,科学出版社,,郭琼,***出版社,,吴天行,清华大学出版社,,李忠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李忠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马延德,清华大学出版社,,田宇,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二):..-&&-&-&&:..(三)(中文版、英文版),主办单位:,主办单位:(E辑),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附2:学位课程教学大纲弹塑性力学课程编号:B19030101一、计划总学时:32(其中讨论0学时)学分:2开课学期:Ⅰ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与研讨考核方式:考试,(开卷)二、适用专业:机械工程三、预修课程:弹性力学四、教学目的:掌握一般工程结构受外力作用时的力学分析、弹塑性变形、应变与应力分布规律的分析与计算,确定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并能应用相关的理论研究工程结构的振动、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塑性形变等力学问题。五、、,弹塑性力学,科学出版社,2013。,,2004。。:..)B19030102一、计划总学时:32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学分:2开课学期:Ⅰ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与研讨考核方式:考试,开卷二、适用专业:机械工程三、预修课程: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四、教学目的:通过学****系统掌握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熟练掌握各种设计方法的设计思想、设计步骤及上机操作要领,力求在未来的设计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甚至发明和创造出新的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并能运用先进设计理论与方法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五、教学内容::现代设计的概念和特点,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现代产品的设计类型及进程。(2学时):多维无约束优化方法,约束优化方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工程优化设计应用。(6学时):概念和设计特点,可靠性设计中常用的特征量,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机械系统的故障树分析,等等。(6学时):产品质量信息及其分析方法,基于损失模型的稳健设计,基于响应面模型的稳健设计,基于容差模型的稳健设计,等等。(8学时):不确定性分析基本概念,数字模拟法,局部展开法,数值积分法,代理模型法,等等。(8学时):摩擦学设计,绿色设计,智能设计,等等。(2学时)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10。,(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2011。.***出版社,2000。,杨树兴,刘宇,,2015。。:..一、计划总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Ⅰ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与研讨考核方式:考试,开卷、课程论文二、适用专业:机械工程三、预修课程:现代加工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基础、先进制造技术导论四、教学目的: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体系结构及发展趋势;熟悉先进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以及先进生产模式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技术;建立与先进制造工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应用于研究和解决先进制造领域的相关科学与技术问题。五、教学内容:第章概论:制造、制造技术、制造系统概念,制造技术发展历程,先进制造技术体系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第2章先进设计技术:创新设计、智能设计、DFx技术、全寿命周期设计技术第3章高速加工技术:高速切削磨削基础理论、高速加工机床、高速加工工具系统、高速加工工具技术、高速加工监控技术、高速加工工艺知识库与工艺软件;第4章精密超精密加工与微细加工技术:精密超精密车削与磨削技术、硅微细加工、光刻LIGA技术和准LIGA技术、微细电火花加工、纳米加工技术;第5章特种加工与增材制造技术: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增材制造技术;第6章制造自动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制造自动化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网络化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2016。、.***出版社,2010。,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2006。、(第3版).***出版社,2016。,2003。,2005。。:..一、计划总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Ⅰ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与研讨考核方式:论文报告二、适用专业:机械工程三、预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线性代数四、教学目的:掌握对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性能分析与综合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方法,理解先进控制技术的理论精髓,并能应用其解决工程控制领域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五、教学内容:、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现代控制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现代控制理论,***出版社,2006。,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2013。。:..学科意见:学位点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学院审核意见:主管院领导(签名)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签名):年月日年月日学科教学各领域的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签名由教育硕士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