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第九版传染病学第六章螺旋体病第一节钩端螺旋体病.pptx

格式:pptx   大小:26,505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九版传染病学第六章螺旋体病第一节钩端螺旋体病.ppt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4/6/12 文件大小:25.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九版传染病学第六章螺旋体病第一节钩端螺旋体病.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九版传染病学第六章螺旋体病第一节钩端螺旋体病 】是由【非学无以广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九版传染病学第六章螺旋体病第一节钩端螺旋体病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六章螺旋体病作者:兰英华、李用国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节钩端螺旋体病一、概述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五、临床体现六、试验室及其他检查七、诊断和鉴别诊断八、预后九、治疗十、防止概述一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重要传染源是鼠类和猪。传染病学(第9版)一、概述钩体病临床特点:初期为钩端螺旋体血症,体现为急性发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出血倾向等;中期为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后期为多种变态反应后发症。重者可引起肺弥漫性出血、肝肾衰竭、脑膜脑炎、心肌炎等,预后差。传染病学(第9版)病原学二(一)形态构造细长,一般呈12~18个细密规则的螺旋状构造,一端或两端呈钩状,故称钩端螺旋体。能运动,穿透力强。由菌体、轴丝、外膜构成。染色:革兰染色阴性,镀银染色为黑色。传染病学(第9版)二、病原学暗视野下的钩端螺旋体电镜:钩端螺旋体(×10000)钩端螺旋体镀银染色(×1000)(二)培养钩体需氧,营养规定复杂,常用含兔血清柯氏培养基培养,培养的合适温度为28~30℃,生长缓慢,约需1周以上。(三)抵御力钩体在湿土或水中可存活数月,在传播上有重要意义。在加热、干燥及寒冷条件下易死亡。一般常用的消毒剂可迅速将其杀灭。传染病学(第9版)二、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