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我国灾难医学发展与现状 】是由【非学无以广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我国灾难医学发展与现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我国劫难医学发展与现实状况2劫难(disaster)是指环境忽然巨变而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现象。一般将劫难分为自然性和人为性灾害两种。前者包括气象性(如飓风、寒潮、热浪、干旱、洪涝、森林大火等),地质性(如地震、火山爆发、滑坡、土地沙化、雪崩、海啸等),生物性(如虫灾、传染病流行等);人为性包括工矿事故、交通事故、战争、恐怖活动和社会动乱等。3劫难定义国际救灾组织:超过受灾地区既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破坏。WHO:任何给灾区导致重大破坏,严重经济损失,给人类生命导致大量伤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健康和破坏卫生服务的事件。劫难医学(disastermedicine)是研究为受灾人群提供医疗救济和劫难防止的科学。4劫难医学任务劫难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包括有医、工、管理、信息学等内容。它的重要内容有:研究医疗救灾中的组织指挥灾区现场急救各类劫难致伤的规律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大灾引起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向公众进行救灾的科普教育和宣传等。5医疗救灾特点队伍临时组建,工作十分艰苦,规定尽快急救,面对大量伤情复杂的伤员。动员有关学科(如急诊医学、创伤外科、内科、流行病学等)在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亲密配合,共同努力,完毕好救灾任务。6国际劫难医学发展世界劫难医学和急诊医学学会(WorldAssociationonDisasterandEmergencyMedicine,WADEM)和国际人道救援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HumanitarianMedicine,IAHM)。学会强调:“重大突发事件和劫难是可以预见和防止的”,“劫难救援不单纯是一种临时应急重建事件,更是社会长期发展中的一种基本构成元素、(瑞士人)认为:“劫难医学就是人道救援医学”。7我国劫难医学发展1992年人民军医出版社曾出版了Baoskett和Weller合著的“灾害医学”(MedicineforDisaster,张建平译)。1994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过华积德专家主编的“劫难医学”。12月7日中华医学会劫难医学分会在上海成立。8月27日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在北京成立。我国灾害医学现实状况1、灾情评估:劫难医学救援基础的局限性迅速、精确的医疗卫生需求评估,为开展劫难现场医学救援提供决策根据。卫生灾情评估包括评估救援重点地区、地理环境、伤员人数及伤情、所需设备资源等。卫生灾情评估的不妥,必然导致救援指挥系统无法统筹安排医疗救援力量,使应急预案的实行、救援力量的分派、药物器械的准备、转运工具的衔接等方面出现偏差。2、指挥管理:劫难医学救援的统筹不力目前,我国突发公卫事件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组织管理网络已初步形成,制定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制定的应急预案,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和有关法律制度。问题在于,应急预案大多建立在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设施完好的前提下,且往往只波及一种灾害原因,对多灾原因和次生灾害考虑不周。83、现场救治:劫难医学专业人员的短缺目前我国共有4类11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但专业劫难医学救援人员仍旧严重短缺。大多数紧急赶赴劫难现场的医疗救护人员没有通过劫难医学的专业培训,不理解劫难医学救援的特点,缺乏劫难医学救援的特殊技能。时间就是生命。伤情的复杂性使劫难现场救治方式打破内、外、妇、儿的院内分科,全科和专科医疗救治工作须同步并举。4、分级转运:凸显后方救治体系微弱劫难现场伤员的转运在劫难医学体系中不容忽视。转运环节不顺畅导致转运滞后、二次损伤、途中死亡等现象时有发生。而缺乏伤情救治原始记录(如病历资料和影像资料等)的现场转运,又增长了后方医疗单位收治难度。9我国灾害医学现实状况5、民众自救:劫难医学普及范围有限在我国,劫难以往多被归为社会救援的范围,并未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灾害来了由政府出面,调集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应对困难,灾害过去了,人们对灾害的防备意识荡然无存,被动等侯下次灾害不期而至。实际上,灾害发生时,广大群众是第一目击者、受害者,也是应当成为最快施救(包括自救)的人员。目前国内公众的自救与互救意识还非常淡漠、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这些原因都成为灾害转化为劫难的诱因。10我国灾害医学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