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学困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pdf

格式:pdf   大小:24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困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6/13 文件大小:2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困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学困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学困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学困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问卷调查的目的及背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无非就是培养良好的****惯,良好的道德****惯,良好的学********惯,良好的卫生****惯。”什么是****惯?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由此可见****惯是具有稳定、持久特质的行为方式。良好的****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性格发展还未完定全型的初中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惯是教育首当其冲的责任。基于以上认识和理解,以了解学生学********惯为出发点,拟定了一套问卷调查表,调查的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家长,旨在方全位地分析探究学********惯在教育大环境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认识和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问卷调查学生篇中,不仅希望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惯,同时也试图探知学生认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学生学****中的困惑,以及学生希望教师提供的帮助。二、问卷调查的基本信息::::94%:4个开放式问题1).谈到学********惯,你认为包含哪些项目?2).你做的最好的学********惯是哪些?3).作为一名初一学生,你在学****中有哪些困惑?4).你希望老师给你提供哪些帮助?三、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回收问卷的情况及数据统计分析图表,我们可以大致得知初一年级新生在学****问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对良好学********惯有一定的认识,但尚未完养成全通过问卷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具有普遍意义的良好学********惯有一定的认同。按认同度高低排序,认为是好的学********惯前十位分别为:按时完成作业(占39%)、上课认真听讲(占34%)、课后复****占22%)、提前预****占21%)、坐姿端正(占12%)、积极举手发言(占8%)、多阅读提高写作能力(占6%)、自我检查作业,及时改错(占5%)、尊敬家长和老师(占5%)、主动学****占5%)。以上排序前十位的回答基本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环节的学****要求,包括了良好学********惯的基本内容,表明经过小学阶段六年的学****初一新生对良好学********惯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这为我们培养学生学****兴趣,帮助其形成并巩固好的学********惯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初一新生虽对学********惯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好的****惯并未广泛形成。如,有21人认为提前预****是好的****惯,但只有2人认为自己能够做到;有22人认为课后复****重要,但也只有5人能够坚持;在同意按时成作业是好的****惯的完39名同学中,认为自己能够做到的也只有23人,等等。这表明学生的认识与实际做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帮助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惯任重道远。(二)学****基础不够好,有畏难情绪通过对学生学****困惑问题的归因,我们发现初一新生在列举出的21个困惑中有17项指向个体的主观原因,其中包括有不会的题、上课走神、语文不好、数学不好、英语不好等等;将学****困惑的原因归就于外在条件的包括课目太多、老师讲课太快、作业太多和学****难度压力大等。从中不难发现初一新生入学基础不够好,有一定的畏难情绪,缺乏学****的信心,从而将在学****中常见的不会做题、学科学****有压力等作为主要的困惑。而教师的一些教学细节,如讲课快、难理解等则被学生认为是导致学****困惑的主要外因,这对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出了一定要求。(三)对教师期望值高无论是学********惯的养成,还是帮助解决学****中的困惑,初一学生在问卷中对教师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其中有38人希望老师能多辅导、帮助;有7人希望老师讲慢一点,有6人希望老师多讲几遍,此外诸如希望多监督,少留点作业、多提问,等等,虽然诉求较多,指向分散,但从中亦可以看出处在从儿童期向少年初期发展过程中的初一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的信任与依赖,体现在学****上希望能得到教师帮助的期望值也高,这为教师在帮助学生学****进步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可能。针对初一新生的开放式的调查问卷,可以帮助我们从中发现新生学****中的不少问题,同时也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我校的生源情况,是对东铁营二中校情的一次简单梳理。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需要关注:(一)努力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充满渴望,产生浓厚兴趣,学****才有可能成为他/她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受小学阶段学****经历的影响,新生中存在一定的学****畏难情绪。失败是成功之母,实际上对于学****基础不太好,学****困惑较多的学生而言,成功仍是成功之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创设适合学生学****水平的游戏、问题、作业等,通过不断积累的小成功逐渐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之对学****充满了信心,使教师、家长的“要我学”变为学生自身的“我要学”,让学****成为他/她们的内在需求。(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少成若天性****惯成自然****惯一旦形成则会成为持久、稳定的力量,轻易不会改变。因此,良好的学********惯的养成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好的学****成绩,更是生活的态度。问卷表明学生对良好学********惯较为向往,并能够指出好的****惯包含的基本内容,这既有同伴教育的结果,也有学生个人的学****总结、反思。但问卷也反映出学生好的学********惯并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状态,有好****惯的同学并不多且不够稳定。基于这个分析,我们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竞赛、奖惩等多种手段给予强化,帮助学生总结,帮助学生反思,使好的学********惯成为学生共同选择。()帮助学生三掌握有效的学****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学****上也有一个方法问题。在问卷中,初一学生在学****中感受到困惑其背后的原因大多与学****方法有关,如作业不会做、比较马虎、记忆力差等等,大多关涉学****方法问题。不同的学****方法有不同的表述,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路径大致相同,所以,学****方法的掌握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指导和关心,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方法是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学****成绩的有效手段。(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我校招收的学生一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弟,作为特殊的城市移民,他/她们学****身心发展等诸多方面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学生们问卷中写下了许多对教师的期望,有的不仅是学****方面的内容,如老师下课晚点走、减轻学****压力、希望老师要有耐心恒心、老师讲慢一些、多鼓励学生,等等,无不透露出学生的心声。只有老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充分给予他/她们以信任和尊重,给予他/她学****的信心,才有可能帮助他/她们形成良好的学********惯,克服各种学****困难,取得学****上的成功,从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爱是教育的真谛和生命力所在,没有爱的教育是空洞无物且毫无意义的。我国教育学者夏丐尊先生曾说:“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反思一下当今学校教育种种问题,也许症结就在于——我们的教育缺少爱。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爱心为孩子们营造一片自由成长、快乐学****的天地。养成良好的学********惯非一朝一夕做得到,特别是我校的学生在自律能力较差、自主学****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下,教师不仅要从自身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变与提升,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让每一个学生在其自有能力水平上得到进步与提高。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惯上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允许学生失败,不断地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信心,坚持不懈地督促和引导学生发展并巩固出好的学********惯。英国教育家洛克曾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说到:“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情,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惯,这种****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了。”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惯性的,任何****惯都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必掌控和把握好****惯形成的三个过程和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处于不自觉的阶段,在外力的督促教育下,学生不断强化形成条件反射行为;第二个层次开始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靠内部自我监督,也是在经过多次重复以后形成;第三个层次就是自动化,这时达到了类似本能的程度,不需要监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而是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惯。教师在对良好学********惯的内容及其形成机制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才能正确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并巩固其良好的学********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