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煤气培训知识.pdf

格式:pdf   大小:98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煤气培训知识.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6/13 文件大小:9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气培训知识.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煤气培训知识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煤气培训知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煤气安全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煤气安全知识一、我厂生产主要介质能源为高炉煤气,高炉煤气的产生高炉煤气是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经过高炉鼓风机加压再经热风炉加热的热空气进入高炉厚,与炉内的烧结矿,焦炭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经过这些化学反应,烧结矿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焦炭和热空气燃烧放热(其中的焦炭既是还原剂又是热能的提供者)燃烧产生的高温炉气在上升的过程中,与高炉料柱发生化学反应,最后形成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少量氧气的混合气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炉煤气。二、高炉煤气的性质和成分高炉煤气主要成分为:CO、C02、N2、H2、CH4等,其中可燃成分CO含量约占23%—30%,H2、CH4、02的含量很少,CO2,N2的含量分别占15%、55%,热值仅为3000KJ/m3左右。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剧毒的可燃气体,一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容易造***员中毒,如果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明火或700℃以上高温就会发生着火或爆炸。煤气中毒事故占首位。-,死亡112人,其中,中毒死亡84人,占总数的75%。:..对煤气区的作业注意事项:应分别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在一类煤气作业场所及有泄漏煤气危险的平台、工作间等,均宜设臵方向相对的两个出入口。煤气危险区(一米盲板平台、主机平台等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应设臵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臵,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到煤气区域作业的人员,应配备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一氧化碳报警装臵应定期校核。第二章煤气中毒第一节煤气中毒的概念一、CO中毒的机理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的窒息性毒物,主要是破坏人体的供氧过程,从而引起种种缺氧窒息症状。为什么说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性的窒息性气体呢?一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所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丧失了携氧能力,如果生成碳氧血红蛋白数量稍多,即会明显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从而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缺氧。由于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远大于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两者相差大约200~300倍),且能将氧对血红蛋白中的氧排挤出去,自身与之结合,同时,一氧化碳脱离血红蛋白的速度远远低于氧脱离血红蛋白的速度(两者相差3600倍),因此即便吸入的空气中存在少量的一氧化碳,亦能形成大量的碳氧血红蛋白而造成全身缺氧。%的一:..氧化碳即可使全身一半的血液丧失携氧功能,可见其毒性之剧烈。1、轻度中毒多因持续吸入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所致。患者有全身缺氧反应,如剧烈头痛、眩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全身无力、两腿沉重软弱等。此种病人如能迅速脱离有毒现场,立即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大都能很快消失。2、中度中毒上述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后,患者仍继续停留在有一氧化碳的环境中或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则前述症状明显加重,而且全身疲软无力,双腿沉重麻木不能迈步,最初意识还可保持清醒,但想离开危险区域而力不从心,不能自救;继而很快嗜睡麻木、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进而昏迷。经及时抢救治疗,可多在数日内痊愈,一般无后遗症出现。3、重度中毒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继续吸入一氧化碳致使病情发展而成重度中毒,亦可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而引起。此时患者可无任何不适而很快意识丧失,进入昏迷,有的立即死亡。第二节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一、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1、煤气设备老化造成煤气泄漏:..2、煤气管道腐蚀严重造成煤气泄漏3、煤气设备损坏造成煤气泄漏4、煤气设备运行不当造成煤气泄漏5、煤气系统瞬时超压造成煤气泄漏6、煤气设备密封失效造成煤气泄漏7、煤气泄漏未及时发现8、进入煤气区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9、发生事故后不戴防毒设备进行抢救10、救护设备使用不当或救护设备损坏11、违章进行煤气作业12、进入煤气管道、设备内作业未将气源有效切断13、进入煤气管道、设备内作业未进行吹扫化验14、煤气管道、泄爆板等爆裂造成大量煤气外溢二、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1、加强煤气管道、设备检查和维护,是否严密,防止煤气泄漏2、定期对煤气管道、脱水器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定期测壁厚情况3、在煤气区和有可能发生煤气泄漏的部位、岗位安装一氧化碳检测设备4、发现煤气泄漏要及时处理,处理人员要佩戴好防毒面具,并有煤防人员监护:..5、进入煤气设备内或管道内作业时,一氧化碳含量和允许工作的时间为:≤30mg/m3为国家规定的安全的正常工作标准;50mg/m3不超过1小时;100mg/m3不超过半小时;200mg/m3不超过20分钟6、停煤气作业检修,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而且盲板要经过试验,但是水封单独使用不能作为可靠切断装臵7、煤气系统的水封、排水器溢流管不能直接插入下水管道,防止煤气击穿通过下水道穿入其它站、室而造成煤气中毒事故。8、在煤气设备、管道内检修、清理等作业时,必须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将残余煤气吹扫干净,经过一氧化碳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中每两小时必须重新化验分析。9、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10、进行煤气放散作业时要设好安全警戒,清理警戒区内的闲杂人。11、带煤气作业时,从事煤气作业人员和煤气防护人员都要佩戴好呼吸器和防护用品。12、煤气管道、设备的泄爆装臵,不要对着站、室或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泄爆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13、煤气的蒸汽吹扫管,吹扫完以后,要与煤气管道分开,防止蒸汽压力低于煤气压力时,煤气串入蒸汽管道。第三节煤气中毒事故的应急处臵一、煤气管道、设施等损坏、爆裂大量煤气泄漏应急处臵1、发现煤气管道、设施等损坏、爆裂大量煤气泄漏时,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并通知煤防站和医院派救护车进行抢救。2、现场负责人即刻组织现场人员疏散,带领现场人员撤离煤气区,撤离时朝上风侧方向。3、现场指挥人员立即安排对煤气区进行安全警戒,并设警戒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4、组织煤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清理现场抢救中毒人员。5、同时组织煤防人员查找煤气泄漏部位及原因,如果可能立即切断煤气来源。6、对于不能立即切断煤气气源的,要组织有关人员对煤气系统进行减压。7、将煤气中毒人员迅速救出煤气区域,安臵在煤气区的上风侧空气新鲜处,进行现场救治。8、派人迎接救护车,在送中毒人员去医院的路上不能停止抢救。第四节对煤气中毒人员的临时抢救:..一、煤气中毒人员的急救1、将中毒者安全地从中毒环境内抢救出来,迅速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2、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患者曾呕吐,人工呼吸前应先消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如果心跳停止,就进行心脏复苏。二、心肺复苏法1、把伤者仰卧平放,确保在移动伤者时,其身体各部位如头、颈、肩膊及背部均一并移动。2、保持伤者的气道畅通:把伤者的头部及下颔仰起,令气道畅通(将伤者的面部仰起及额头向后倾,然后用另一只手把下颔托向前)。若仍然无效,另一个方法是把两至三只手指放於伤者颚骨的两边,把颚骨向上提,然后清除所有见到的异物。3、呼吸,。在重复以上步骤之前,将自己的口部移开,让伤者能正常呼吸。最初应为伤者施行连续两次的人工呼吸。第三章煤气爆炸第一节煤气爆炸:..一、煤气爆炸的含义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一般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二、爆炸的特征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3、发出或大或小的声音;4、周围介质发生振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三、爆炸极限爆炸极限的意义:可燃物进入空气中,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在点火源的作用下会发生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第二节煤气着火与爆炸事故的预防一、煤气着火事故预防1、煤气作业和处理煤气泄漏时,要穿戴好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煤气着火。2、煤气作业时,必须使用铜质工具,如不具备条件时,可在工具上涂抹黄油,防止火花造成煤气着火。3、发生煤气大量泄漏时,要设好安全警戒,40米以内不许有明火。:..4、煤气设备、管道停煤气检修动火时,必须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扫干净,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煤气动火检修作业。5、运行的煤气管道上动火:煤气系统的压力等仪表要灵敏可靠;动火要在正压下进行,动火部位要可靠接地,不准用气焊,只能用电焊;电焊机的电源开关要设在煤气压力表附近,动火部位附近要确认无煤气泄漏,对动火部位周围易燃物和油污要清除干净;动火现场要配备相应灭火器材,带煤气动火不宜在雷雨天进行。6、雷雨天气不应带煤气抽、堵盲板作业,尽量避免夜间进行煤气作业。二、煤气爆炸事故预防1、煤气管道要保持正压,防止空气进入煤气管道,形成爆炸性气体;在设备停止生产而又保压困难时,则应采取氮气保压,如果有困难时,要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扫干净。2、煤气设备、管道动火,要进行煤气吹扫臵换合格后,方可进行动火。3、100毫米以上煤气管道着火时,严禁直接关死阀门,应将阀门关闭三分之二,以降低煤气压力,控制火势。再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降低煤气浓度并保压(压力不能低于100Pa),着火熄灭后再关闭煤气阀门;:..警6Kpa和快切动作压力2Kpa)。5、煤气作业时,要用蒸汽或氮气对煤气管道进行吹扫。6、煤气设备管道停产检修动火前,必须可靠切断气源,并要做到吹扫彻底,不留吹扫死角。三、点火的安全管理1、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负压,点火程序必须是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严禁先给煤气后点火。凡送煤气前已烘炉的炉子,其炉膛温度超过1073K(800℃)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但应严密监视其是否燃烧。2、点煤气时不着火或者着火后又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查清原因,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后,再按规定程序重新点火。3、应先开助燃风机但不送风,待点火送煤气燃着后,再逐步增大供风量和煤气量。停煤气时,应先关闭所有的烧嘴,然后停助燃风机。四、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的安全管理1、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不超过1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在不超过2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分钟(应保守执行)。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以上。2、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必须对煤气进行取样分析,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臵,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五、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1、可靠隔断煤气。盲板阀是可靠的隔断装臵,但经常进行倒阀作业的盲板不宜单独使用,应在前方加设蝶阀。2、取样分析。作业前30分钟内取样,断续作业时间隔两小时以上,每次进入前30分钟内重新取样分析。3、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要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要取得煤气防护站或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4、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设备内煤气应保持正压,动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动火部位附近要装压力表。第四章煤气操作第一节引气点火操作1、看火工、电工、机修工、班组长到位,首先检查1米盲板、400盲板胶圈有无裂纹、刮碰破损,如有应马上更换;检查盲板阀本体:松开加紧装臵、传动装臵的三条丝杆是否生锈、脱扣,如有应采取除锈、使用扳手等相应措施;电工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机修工携带扳手、胶圈等必要工具;:..状态;检查空气呼吸器压力处于以上;检查快切阀处于关闭状态;两线400盲板阀处于开启位臵;检查各氮气吹扫点吹扫管与煤气管道彻底分开。2、两线主机台车点燃木柴,火势强烈,位臵在点火嘴下方;二线预热炉检查风、煤气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清理现场无关人员。以上方面准备到位,具备引气点火条件。3、对一米盲板进行倒阀,现场操作人员正确佩戴空呼,对操作按钮人员进行手势指挥,(双手拇指反向向外伸展为松开指令;平展双手相互转动为倒阀指令;双手拇指相向相对为夹紧指令。)要求现场操作人员对每一步骤检查确认到位,松开间隙不应小于16mm,确保倒阀过程无刮碰胶圈,(如果松开装臵出现问题,松开间隙过小,需用手动手柄进行手动松开)倒阀完毕,开启盲板阀前面的电动蝶阀,关闭一米煤气管道的放散阀门,开启两线的快切阀门,煤气引致主机点火器烧嘴,及预热炉烧嘴,煤气燃烧,开启两线助燃风,(必须待煤气燃烧后方可开启助燃风)根据火焰情况调整风、气的配比(煤气正常燃烧呈淡蓝色,如果火焰呈红色或橘红色,表示燃烧不充分,易产生煤气中毒事故);关闭两线主机的放散阀门。4、如果一次点火未成功,点火器下的木柴熄灭,严禁用明火到点火器下点火,必须关闭1米盲板阀,并对煤气管:..分钟。方可再次进行引气点火操作。第二节停机灭火操作1、看火工、电工、机修工、班组长到位,(无论是引气生产,还是停机灭火,两种情况都是带煤气作业,因此看火工必须佩带空呼)机修工携带工具盒相匹配的盲板胶圈,电工检查确认电源,准备到位后,进行灭火操作,关闭两线快切阀,点火器烧嘴无明火。2、现场组织人员指挥操作人员进行关闭1米蝶阀,检查确认到位后,进行倒阀操作,盲板关闭后,开启总煤气管道上的放散阀门,开启两线主机上的放散阀门,连接氮气吹扫阀,对煤气管道进行氮气吹扫,吹扫时间为20分钟。吹扫完毕检查各盲板胶圈是否正常,氮气连接与煤气管道彻底分离。三、突然停氮气、停电、煤气压力低于2KP,造成突然熄火时应进行停机灭火操作,待上述情况处理正常后,再进行引气点火操作。第五章空气呼吸器一、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放式空呼吸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按照欧洲EN136EN137标准设计的可用于抢险救援时对呼吸系统起保护的自给式呼吸设备。、减压器、供气阀、面罩、:..板组件等组成。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产品型号::浓烟缺氧及任何有受毒气,烟气,蒸汽污染的大气环境中,存储空气压力应保证在大于等于24Mpa,小于等于30Mpa。二、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项1、需要呼吸器的工作,应有两个在一起伴行,以彼此照应。2、佩戴者在使用中,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指示值,听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后及时撤离灾区现场。3、一旦进入空气污染区,氧气呼吸器不应取下,直到离开污染区后,同事还应注意不能因能见度有所改善,就认为该区域已无污染,误将呼吸器卸下。4、空气呼吸器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碰撞、划伤和敲击,避免高温烘烤和高寒冷冻及阳光下暴晒,油漆脱落应及时修补,防止瓶壁生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或损伤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提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一烧车间二一四年四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