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pdf

格式:pdf   大小:89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6/13 文件大小:8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审批意见1、同意本措施,向所有作业人员传达贯彻后严格按本措施执行。2、工作面回采前前应探明、查清上覆煤采空区积水、***、有毒有害气体、煤层发火情况,情况未查明隐患未排除前严禁进行回采。回采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顶板涌水、***、有毒有害气体涌出等异常情况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隐患未排除原因未查明前严禁回采。3、加强工作面过采空区期间顶板管理、防治水管理、“一通三防”管理,确保顶板支护完好,避免水害及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发生。4、确保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排水系统,矿压监测测系统完好且能够正常使用,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通风设施完好、风量满足要求,发现工作面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5、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及定期汇报制度。:..一、上覆煤采空区概况:1、工作面开采X煤与上覆工作面开采XX煤层间距情况:(一)XXX工作***带顺槽煤层顶板与上覆煤层层间距情况:(1)ZY02-6(顶板标高:),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7H7(顶板标高:),,(2)导线点ZY02-5(顶板标高:),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皮带顺槽导线点05ZY5(顶板标高:),,(3)导线点ZY02-4(顶板标高:),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7H6(顶板标高:),,(4)导线点ZY02-3(顶板标高:),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7H4(顶板标高:),,(5)导线点ZY02-2(顶板标高:),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皮带顺槽导线点05ZY2(顶板标高:),,(二)XXX工作面回风顺槽煤层顶板与上覆煤层层间距情况:(1)XXX回风顺槽切眼附近导线点(顶板标高:),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切眼导线点05Q2(顶板标高:),,(2)临时导线点(顶板标高:),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5HF4(顶板标高:),,(3)H15导线点(顶板标高:),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5HF3(顶板标高:),,(4)H12导线点(顶板标高:),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5HF2(顶板标高:),,。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XXX皮带顺槽煤层顶板与上覆XX煤层间距值要小于回风顺槽煤层顶板与上覆煤层层间距值,X煤顶板岩石厚度表现为回风顺槽侧向皮带顺槽逐步递减的趋势;切眼附近煤层层间距值要大于回撤通道附近煤层层间距值,具体表现为随着工作面回采推进X煤层顶板岩石厚度呈现递减的趋势。2、上覆XX煤采空区压覆关系与时间间隔:XXX综采工作面上覆XX煤采空区为XXXXXX、XXXX工作面采空区,XXXXXX工作面采空区与XXX综采工作面开采区域大部分1:..重叠压覆,,XXXX工作面采空区与XXX综采工作面开采区域局部重叠压覆,。XXXXXX综采工作面回采时间为2018年8月—2018年12月,XXXX综采工作面回采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8月(XXXX综采工作面与XXX综采工作面重叠范围开采时间为2019年4月),XXX综采工作面预计2019年12月初开始回采,与XXXXXX、XXXX工作面开采完成时间间隔周期分别约为12个月、8个月。3、X煤层顶板岩性、厚度与开采期间矿山压力显现情况:X煤层直接顶约占69%,基本顶约占26%,伪顶占约5%,基本顶岩性以粗粒砂岩及中粗粒砂岩为主,~,直接顶岩性以泥岩及粉砂岩为主,~。基本顶是工作面开采期间矿山压力显现的关键层,一般情况下关键层厚度越大矿山压力显现越明显,但XXX综采工作面受上覆XX煤采空区开采影响,压力显现影响不仅包括上覆关键层岩性厚度岩性还包括上覆煤层采空区载荷传递,工作面开采期间易形成二次矿山压力显现,矿山压力显现较单一煤层开采明显且易形成局部应力集中叠加区,顶板存在失稳的可能性增加,支护难度变大。4、XXX工作***带顺槽、切眼巷道掘进期间顶板压力显现情况、***及有毒有害气体涌出情况、淋水情况:(1)XXX巷道施工期间,局部出现顶板压力显现异常情况但范围较小,现场已采取补打锚索的方式进行加强支护,补打锚索后未出现明显变化,XXX回风顺槽(原91盘区回风巷)巷道喷浆体未出现开裂、离层等来压现象(2)巷道施工期间未出现***、一氧化碳及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异常(3)巷道期间局部局部有少量淋水。5、煤层开采上覆两带发育高度与上覆煤层采空区、地表关系提供“两带”计算公式:H=(3-4)M系数取4即Hm=4M冒H=100∑M/(+)+:Hm—冒落带最大高度m;H裂—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包括冒落带)m;∑M—煤层累计采厚m;M—煤层厚度m;n—煤层分层开采层数(2)工作面开采范围内H202钻孔情况:,;X煤上覆基岩累计厚度56,92m,X煤顶板至地表厚度70m。2:..(3)X煤煤层开采上覆两带发育高度与上覆煤层采空区及地表关系:H=(3-4)M系数取4即Hm=4M==100∑M/(+)+=,X煤层单一煤层开采时上覆两带发育高度值大于XX煤层与X煤层层间距值,两带发育高度能够波及至XX煤层采空区。(4)8、X煤煤层开采上覆两带发育高度与地表关系:H=(3-4)M系数取4即Hm=4M==100∑M/(+)+=,XX煤、X煤层两煤层开采时上覆两带发育高度值大于X煤层基岩厚度值略小于X煤层顶板至地表厚度,但考虑7煤开采影响,实际两带发育高度要大于X煤层顶板至地表厚度。二、技术要求1、工作面回采前应探明、查清上覆XX煤采空区积水、***、有毒有害气体、煤层发火情况,情况未查明隐患未排除前严禁进行回采。回采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顶板涌水、***、有毒有害气体涌出等异常情况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隐患未排除原因未查明前严禁回采。2、工作面开采前、期间,必须确保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排水系统、矿压监测系统完好且能够正常使用,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通风设施完好、风量满足要求,发现工作面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3、合理组织生产,实现工作面匀速推进,确保工作面压力显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及顶板完整性,减少顶板冒落概率,尤其是皮带顺槽侧上覆岩石厚度较薄极易发生漏冒顶。4、采煤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前必须安排人员全程跟班,跟班人员要随时掌握工作面过采空区的动态情况,当工作面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处理。5、工作面过上覆XX煤采空区时要采取超前移架的方式加强顶板管理,确保支架前探梁紧抵煤壁,不留端面距,移架时要少降快移尽量减小对顶板破坏。两顺槽顶板出现裂隙、煤壁片帮、锚杆锚索托盘变形、喷浆体开裂离层、顶底板移近量超过规定等来压迹象时,必须停止作业在原有支护的方式加强支护(补打单体支柱、架设钢棚),只有确保支护强度满足要求且安全可靠后方可作业,否则严禁生产。3:..6、严格执行围岩观测及敲帮问顶制度,此项工作具体由当班副队长负责。7、要加强支护强度、质量管理。要加强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柱管理,确保初撑力、支护标准达到规定要求。跟班副队长、班长要严格按照要求每班两次对工作面液压支架、超前支架、超前单体支柱初撑力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随时掌握工作面及顺槽超前范围内初撑力(工作阻力)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工作面、超前支护强度满足要求。机电工要加强对工作面KJ508矿压在线监测系统分站、传感器的维修维护力度,发现数据不能正常上传、显示时要立即处理,确保矿压数据正常传输系统运行安全可靠。8、合理掌握工作面机头、机尾推进度确保工作面处于合理伪斜状态,防止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支架出现上窜(下窜),以避免机头(机尾)三角区范围平均分布不合理,支护难度增加。9、工作面留设顶煤回采期间要确保达到“三直、一平、两畅通”工程质量要求。10、工作面上覆XX煤采空区遗留的煤炭极易造成煤层自燃,回采期间要采取切实可行防灭火的措施防止煤层发火。11、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统,随时观察水量变化情况,设备运转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排水情况,保证排水系统畅通。排水抗灾能力不小于30m3/h。12、回采期间每班跟班队长,现场跟班实际观测,严密监测涌水量变化情况,尤其是降雨期间地表水易倒灌至采空区,发现异常要及时停止作业并向调度室汇报。三、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合理组织生产,实现工作面匀速推进,确保工作面压力显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尤其是工作面初采初放顶、周期来压期间。2、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杜绝接顶不实、不严现象。3、支架操作工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保持支架内外及电缆槽内整洁,及时清除浮煤、浮矸及杂物。5、移架前必须清除影响移架的障碍物,检查管路,不得被矸石挤卡和埋压。6、移架时顶梁不宜下降太多,一般150~200mm即可。顶板易破碎时可以采用擦顶带压移架,不留端面距。相邻支架高差≤顶梁侧护板高的2/3,不挤不咬,架间空隙<200mm。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仰俯角<7°。支架移成直线,偏差≤50mm。支架4:..中心距偏差≤±100mm。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5°。7、移架时速度要快,要随时调整支架,不得歪斜,架间空隙<200mm。移架后必须成一条直线。移架采用追机作业,移架距离采煤机后滚筒4~6架,若移架速度赶不上采煤机运行时,要控制采煤机速度。如果顶煤破碎则必须停机移架或超前移架。8、移架时要注意观察、保护管路和电缆,防止挤坏、拉断或折成死弯。9、移架工应站在架间邻架操作,严禁蹬在底座前以及上下相邻支架间,防止拉超前架或阀组失灵挤人。移架前方和下方不得有任何人工作或停留,并及时伸出侧护板防止架间掉矸。10、要经常观察顶板情况,支架与顶板接触要严密,支架初撑力≮。11、要经常检查油管、接头、管路、支柱是否漏液和自动卸载,及时检修;情况严重的,必须先临时支护。12、处理本架漏液时必须关闭本架高压截止阀并卸压,然后方可拔插液管,严禁用铁丝代替型销。13、拔插管接头和拆卸其它零部件时,禁止用锤、铲、钎等硬行敲打。14、更换主阀及立柱时,应提前做好顶板支护工作,同时用单体支柱和木料将支架顶梁撑住,然后方可降架。降架后确认临时支柱无问题后方可拆卸主阀及立柱。15、支架拉不动或升不起来时,要详细检查和分析原因,以免损坏设备。16、端头支架在运输机电机及减速箱侧时必须邻架操作,防止端头支架缩至最小行程时挤人。17、超前支护及端头支护有关规定要求严格按照《920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及《920综采工作面三角区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有关要求执行,现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另行制定安全技术措施。18、工作面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1)加强人员对顶板的监测监控,发现顶板有掉顶、片帮现象时,及时通知运输机司机停止运输机。并进行维护。(2)人员进入煤帮和机道工作前,必须先将工作面内的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等停电闭锁,并安专人看管。5:..(3)人员进入煤帮和机道工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人员要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找掉悬矸伞檐,使用好液压支架护帮板护好帮,确保安全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入工作。工作过程中,人员要始终站在顶板完好的安全地点作业,严禁空顶作业。(4)处理冒顶、装顶等工作时,区队跟班队长和班工长必须盯住现场,统一指挥,确保安全生产。(5)处理冒顶、维护顶板顺序为:必须从两头向中间、从顶板好的区域逐渐向顶板差的冒顶区域进行维护。(6)装顶前,应提前清理加固好安全退路,确保人员在有危险时能够安全顺利撤出。(7)装顶时,要从顶板好的区域逐渐向顶板差区域依次装顶,现场必须安排有顶板管理经验的工人专职监护顶板,一旦有险情,立即发出警号,将施工人员撤到安全地点。(8)进行装顶维护工作时,工作地点上、下15m范围内不准有人动作支架,并安专人看管;不得有与维护工作无关的工作;人员不得在冒顶区下的溜子里行走或逗留。(9)若确需动作支架时,必须安排专人进行操作,且工作人员要闪开被动作液压支架,躲入安全地点后,方可进行操作,动作支架后,操作手把必须及时回到零位。(10)冒顶处维护方法:顶板停止冒落且稳定后,先敲帮问顶,处理掉活矸,清理好退路,然后再进行维护。先用单体支柱配合大板(或工字钢、铁道),将菱形金属网挤到实帮;再用大板或半圆木配合单体支柱沿工作面倾向支设好临时抬棚,挤帮大板和抬棚均必须确保一梁三柱,并要求装实顶挤实帮;在确保安全无误后,方可降架每架穿卧两块走向大板;走向大板面前端要求能担起挤帮的倾向大板(或铁道),,然后再使用液压单体支柱协助支架升实顶梁和前梁。(11)往装顶支架上运大板等木料进行装顶工作时,施工人员抬料、传料和接料6:..等,要抓牢接实,轻起轻落,动作、口号要协调一致,其他无关人员要闪开安全空间。(12)装顶支架每上一块木料,必须先摆稳放实后,方可再上第二块料。严禁木料乱扔乱放,严防坠落伤人或影响工作。(13)装顶处,造人工假顶的木料要横穿竖插均匀,各有支点,假顶的木垛成“#”字形,垛垛连锁,接顶严密,肩窝结实,严禁出现空顶空帮现象。(二)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技术措施防止***超限、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安全技术措施(四)防治水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要求。2、采煤工作面或者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者裂隙渗水、钻孔喷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必须确保排水系统完好、畅通,排水能力能够满足要求,机电维修工要每天对排水设备、设施、管路及进行检查,发现故障要及时处理,确保完好率达到100%。4、工作面回采期间尤其是降雨期间工区跟班副区长要加强对工作面水情的观测,尤其是工作面顶板及采空区涌水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停止作业,进行处理,并及时汇报至调度室,水患未查明隐患未排除前不得进行生产。5、工作面涌水量增大需要探放水时,另行编制探放水设计。本措施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综采工作面防灭火设计》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实施安全发展战略。(1)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7:..(3)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2)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3)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1)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2)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1)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8:..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强化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水平,更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当前,全国正在复工复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构建长效机制。(1)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2)公共安全无处不在。维护公共安全,必须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推进思路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要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及时清除公共安全隐患。。(1)当干部不要当的那么潇洒,要经常临事而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的太潇洒,准要出事。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疼处、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责任人照样拿高薪,拿高额奖金,还分红,那是不合理的。。9:..)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做好救援救治、善后处置等工作,尽快查明原因,深刻汲取教训,严肃追究责任。(2)要绷紧防范安全风险这根弦,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加强防范工作,完善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工作责任,严防灾害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要深刻吸取教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5)相关地区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组织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6)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积极组织力量,认真排查险情隐患,加强预报预警,强化灾害防范,切实落实工作责任,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7)坚决遏制事故灾难多发势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迅速调集力量开展科学施救,在确保扑火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组织灭火,严防次生灾害。应急管理。(1)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1)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全力救治患者,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强病例监测,规范处置流程。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要10:..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