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第四章-问卷调查法.pdf

格式:pdf   大小:1,21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章-问卷调查法.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6/16 文件大小:1.1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章-问卷调查法.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四章-问卷调查法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四章-问卷调查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问卷调查法第一节什么是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教育调查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教育调查中被广泛使用。一、问卷调查法的涵义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以书面形式给出一系列与研究目的有关的问题,让被调查者作出回答,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问卷调查的方法最初由英国的高尔顿创立①。高尔顿受其表兄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决心研究人类的遗传变异问题,遂于1882年在英国伦敦设立人类学测验实验室。研究需要搜集反映人类学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大量数据,但高尔顿觉得一一访问调查相当费时费钱,于是就把需要调查的问题都印成卷面寄发出去,没有想到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因此,这种方法就流传到世界各个国家。美国一学者曾分析过581篇教育研究论文或报告,发现其中有143篇(几乎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全部或局部地采用了问卷调查来收集资料②。这表明问卷调查在教育研究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二、问卷调查法的特点(一),最大的优点是它的简便易行,经济节省。问卷调查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经费和时间,无需调查人员逐人或逐户地收集资料,可采用团体方式进行,也可通过邮寄发出问卷,有的还直接在报刊上登出问卷,这对调查双方来说都省时省力,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同时调查很多人,因此,问卷调查具有很高的效率。问卷资料适于计算机处理,也节省了分析的时间与费用。。采用报刊和邮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更增加了其匿名性,它有利于调查对象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特别是当问卷内容涉及到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和个人隐私问题时,在非匿名状态下,调查对象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回答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询问,这样,有利于对某种社会同质性被调查者的平均趋势与一般情况比较分析,又可以对某种社会异质性的被调查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调查的人数可以较多,因而问卷调查涉及的范围较大。为了便于调查对象对调查内容方便容易地作出回答,往往在设计方面给出回答的可能范围,由调查对象作选择。这种对“回答”的预先分类有利于从量的方面把握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特征。同时,问卷调查有利于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由于问卷调查大多是使用封闭型回答方式进行调查,因此,在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可以对答案进行编码,并输入计算机,以进行定量处理和分析。(二)①郑日昌主编:《中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1页。②施铁如著:《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1:..问卷中大部分问题的答案由问卷设计者预先划定了有限的范围,缺乏弹性,这使得调查对象的作答受到限制,从而可能遗漏一些更为深层、细致的信息。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靠简单的填答难以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丰富材料。问卷对设计要求比较高,如果在设计上出现问题,调查一旦进行便无法补救。,调查者为了避免引起调查对象的顾虑,不当场检查被调查者的填答方式是否正确或是否有遗漏,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被调查者漏答、错答或回避回答一些问题的现象。。在问卷调查中,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比率,否则,会影响到调查资料的代表性和价值。邮寄发出问卷的寄还,靠调查对象的自觉和自愿,没有任何约束,所以往往回收率不高,这就对样本所要求的数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三、问卷调查法的适用范围问卷调查法有上述的优势和局限,所以,它有自身所适用的范围。由于问卷调查法使用的是书面问卷,问卷的回答有赖于调查对象的阅读理解水平,它要求被调查者首先要能看懂调查问卷,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懂得填答问卷的方法,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这样的文化程度,因此它只适用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调查对象。从被调查的内容看,问卷调查法适用于对现时问题的调查;从被调查的样本看,适用于较大样本的调查;从调查的过程看,适用于较短时期的调查;从被调查对象所在的地域看,在城市中比在农村中适用,在大城市比在小城市适用;从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看,适用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对象。第二节怎样进行问卷调查一、,调查目的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调查目的是问卷设计的灵魂①,是问卷调查的出发点和中心,它决定着调查的一切方面,如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范围的确定、调查内容的设计、调查结果的分析,因此,在进行问卷调查开始阶段,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目的。,因此,进行调查问卷之前,首先要考虑调查的目的,但是,如果只从调查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那显然是不够的。问卷调查是由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共同完成的,而且被调查者是在相对仓促的情况下完成问卷,问卷调查的特点决定了问卷设计必须一次成功,因为,如果到被调查者完成问卷后,才发现问题,已经不可能补救。问卷调查需要被调查者的积极配合,因此,只有当你对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因素有清楚的认识时,才能有效地提高问卷调查的质量。阻碍被调查者合作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②一是主观上的障碍,也就是被调查者心理上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所形成的障碍。比如篇幅太长,题目太多,难度太大,被调查者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或者有些题目涉及个人隐私等敏感内容,被调查者就会产生种种顾虑,还有被调查者对调查的目的、意义不清楚时,也会对问卷采取敷衍、马虎的态度。这些主观上的障碍,会造成有些被调查者放弃填写问卷,或者草草应付,或者不如实填写,这样就会导致问卷回收率降低,问卷资料的质量不能保证,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调查的失败。①袁方主编:《社会调查的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页。②袁方主编:《社会调查的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9页。2:..二是客观上的障碍,也就是被调查者自身能力和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所形成的障碍。比如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答题的能力高低都会影响答题的质量。因此,在设计问卷时,要尽可能地站在被调查者的立场思考问题。。首先要考虑调查目的,明确了调查目的,就可以对问卷调查其他诸多问题进行构思。二是从调查内容出发,考虑要向被调查者调查的问卷难易度、熟悉度和兴趣度,如果对被调查者来说是较难回答的问题,或者是不熟悉的问题以及可能不太感兴趣的问题,问卷的设计就应该更加谨慎,应该设法降低难度,增加熟悉度和兴趣度,指导语应当更为详尽和周密,措辞也应该更加慎重。三是注意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也就是考虑被调查者的情况。被调查者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因素,都是设计问卷时应当考虑的。最后,设计问卷时还应该考虑到资料处理分析方法和问卷的使用方法等因素。因为,不同的资料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对问卷的设计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忽视这个因素,有时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处理,严重的还会使调查任务无法完成。二、确定问卷的内容一般来说,问卷调查常常用于了解个人态度或具体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为了了解不同群体对问题的态度和选择,在制作问卷时,都会在问卷中安排“个人基本情况”这一部分内容。因此,问卷的主体常常由三部分组成,也就是个人基本资料(事实问题)、行为问题以及态度问题。,一份问卷主体部分的开头,会请被调查者填写一些个人的基本资料。个人基本资料的组成部分,根据被调查者的情况而定,如果被调查者是学生,那么往往需要填写性别、年龄、所在学校、年级、住所(城市或乡村)、父母的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如果被调查者是家长,那么往往需要填写与学生的关系、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情况等等。,除了只调查行为问题的问卷外,一般的问卷调查,都会涉及态度问题。态度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种是有关意见方面的,如意见、看法。相对而言,“意见”属于暂时性的看法,如对一节课的看法,或对一次活动的态度。意见问题是想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些具体的、一般的事物或行为的看法,它可以随着时间或个人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比如问:“你对昨天公开课老师课堂提问数量的看法?”或者问:“你是不是赞成由快餐公司解决午饭问题?”这类问题,都不是涉及行为或事件深层次的问题,而是对于行为或事件的一般的表态。另一个层面是有关价值或人格方面的观念。这属于“态度”问题中相对深层而持久性的认识,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念等等。调查者对这些问题多半是精心设计,以了解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趋势与人们态度的吻合程度。由于属于深层次的态度问题,是较复杂的变量,单独分析往往会有较大的误差,所以就出现了另一类专门调查“态度问题”的量表,即态度量表。态度量表中把变量分为几个部分,不是一题一题的算结果,而是把整个总分或分组分数合起来算,这样,可以与其他变项求相关,可以计算信度系数,也可作因素分析。从研究科学性的角度说,任何一种表示个人较深层次的态度,都不可能用一两个问题就可涵盖,往往需要用四五个甚至七八个问题才能确定。例如问,“你是不是赞成取消考试?”被调查者回答说“赞成”。可是这样一个题目,看不出他为什么赞成,更不能断定,他的赞成与调查者所设想的结果是否一致。所以,往往用一组题目施测,把被调查者的真正意见反映出来,以减少误差。如:您认为获取信息最快捷的途径是______3:..、?,您感到有压力吗?,包括过去的行为和现在的行为。例如我们可以问学生:本学期你参加几个课外兴趣班?你每天晚上花多少时间做作业?你平均每周上网几个小时?这类问题,是了解被调查者的实际行为。这些实际行为可能因年龄、性别、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而有差异。在考虑问题时,要尽量把这类问题放在一起,问题要清楚合理,符合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以下是对教师行为的调查:,、。在对调查目的和内容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就可以确定问卷的提纲,然后设计问卷初稿,比较规范的做法是采用卡片法或框图法①。卡片法是把初步考虑的每一个问题和答案写在卡片上,每一题一张卡片。等把所有的问题和答案都考虑好以后,接下去按问题内容将卡片分类,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最后将调整好的卡片写到纸上或输入电脑,形成问卷。框图法是把问卷各个部分按一定的顺序编制成一个框架图,然后再写出每一部分的问题及答案,最后通过补充、修改、调整后形成问卷。,问卷题目的数量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既完成调查任务,又不使被调查者由于题目太多而产生厌烦心理。一般来讲,一份问卷的题目应该控制在70题以内。如果问题较难回答,要考虑相应减少题目的数量。。一般来讲,让被调查者完成一份问卷的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如果时间太短,调查的内容和范围往往受到局限;如果时间太长,被调查者往往会产生厌烦心理以致影响问卷调查的效果。四、,一般要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才能完成初稿。由于问卷调查一旦进行,发现错误就无法①陶保平编著:《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4:..弥补,所以设计好问卷初稿以后还必须经过试用和修改这两个环节,才能用于正式调查。试用是将问卷初稿打印若干份(具体份数视调查样本决定,一般是30份至100份左右),也就是在正式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小样本进行试探性调查,以便了解问题是否全面、清楚,问卷内容和形式是否正确,填答是否完整,是否能满足调查的要求,问卷的编码、录入、汇总过程是否准确等。还有一种检验初稿的方法是将设计好的问卷(一般3—10份),分别送给有关专家、研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请他们检查和分析问卷初稿,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认识对问卷进行评价,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如果试用的问卷回收率低于60%,说明问卷设计中有较大的问题;如果填答的内容错误多,答非所问,要仔细检查问题的用语是否正确、清晰,含义是否明确具体;如果填答方式错误较多,要检查问题形式是否过于复杂或指导语不明确等;如果是问卷中某几个问题普遍未做回答,要仔细检查分析原因,然后加以改进。,或有关专家、研究人员提出的修改意见,求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对问卷进行修订,如果必要可再进行试用,直至完全符合要求,最终定稿,按调查样本数量付印。五、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调查的质量不仅取决于问卷的设计,也取决于问卷从发放到回收各个环节的工作。:一是要有利于提高问卷的填答质量,二是要有利于提高问卷的回收率。送发问卷可以由调查者本人亲自到现场发放问卷,也可以委托其他人发放问卷,两者各有优缺点。委托其他人出面发放问卷会比较方便,但是如果调查者能亲自到场发放,则能亲自作解释,这对于提高问卷的填写质量和回收率是有好处的。因此,只要调查者有时间,应尽可能亲自到场发放问卷并指导问卷的填写,如果要委托他人发放,则一定要委托负责的组织或个人,决不能草率从事。另外,不管是调查者本人到场发放问卷还是委托他人发放,都必须征得有关组织的同意,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这是送发问卷调查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主要检查是否有漏填和明显的错误,以便能及时纠正,保证问卷有较高的有效率。因为问卷收回去后再发现问题就无法更正了。无效问卷一多,就会影响调查质量。这项工作最好由调查者本人亲自在场指导,或者必须向委托人提出明确的要求。影响问卷回收的因素主要有:(1)组织工作的状况;(2)课题的吸引力;(3)问卷填写的难易度;(4)对问卷回收的把握。根据统计,报刊投递问卷的回收率约为10——20%;邮寄问卷的回收率约为30—60%;送发问卷的回收率约为80——90%;访问问卷的回收率可达100%。问卷的回收率是影响问卷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回收率很低会影响调查的结果。根据有关专家研究测定,成功的问卷回收率应达到70%以上,而50%的回收率是送发问卷调查的最低要求,如果回收率不到50%,那么该问卷调查已失败,此调查就应终止。第三节怎样编制问卷运用问卷调查,关键在于问卷的设计。问卷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调查的过程与调查的结果。因此,编制问卷是问卷调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优秀的设计既要体现调查研究者的意图,也要将需要了解的问题明确无误地让被调查者理解。进行问卷的编制,除了第二节中“确定问卷内容”和“编制问卷”已经谈及的相关问题以外,还应该明确以下一些问题。5:..一、问卷的结构通常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包括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选择答案、结束语等。,它既要与调查研究内容一致,又要注意对被调查者的影响。,有人称之为封面信。前言一般包括以下的内容:(1)调查的内容、目的与意义(2)关于匿名的保证,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3)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4)调查者的个人身份或组织名称(5)如是邮寄的问卷,写明最迟寄回问卷的时间(6)对被调查者的合作与支持表示感谢亲爱的家长:近来,幼儿外语学****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门问题,为了使幼儿外语学****能够更加科学和规范,我们特进行此次调查,本问卷旨在了解您对幼儿外语学****的态度和您孩子外语学****的状况,您的回答对我们至关重要,调查数据将作为科学研究的依据。本问卷不用填写姓名,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我们将对调查内容严格保密。衷心地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幼儿外语学****研究”,如果需要,还可以附有样例。指导语要简明易懂,使人一看就明白如何填写。(如果设计的问卷题型比较单一,这部分的内容可以与前言部分合在一起。)通常来说,指导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选出答案做记号的说明。一般用圆括号“()”或方框“口”来限定答案前或后的空间,并要求回答者在他要选择的答案前或后的圆括号或方框内做记号。请在你所选答案前的()内打上√:您孩子的性别:(1)男(2)女请在你所选答案前的口内打上√:您的家庭居住地:口城市口集镇口农村(2)选择答案数目的说明。如果问卷的题型有多种,指导语一般在填写须知中说明;如果问卷的题型不多,也可以直接写在问题的后面,如“选择一项”、“有几项选几项”、“可以多选”等。(3)填写答案要求的说明。例如,凡在回答中需选择“其他”一项作为答案的,请在后面的“”中用简短的文字注明实际情6:..况。填写须知:1、如果遇文字提示“可以多选”,则可选择多于一个的选项,只要你认为合适的都要选上。2、如果您选择“其它”这一选项,请务必在---------上或空格内写明相关内容。(4)答案适用于哪些被调查者的说明。问卷中有的问题可能只是适用于某一类人。当这类问题出现时,可说明由特定的一类人填写,其他的人则跳过这些问题。,一般都是在研究中考虑到的变量。例如要比较男女生的兴趣差异,性别就是一个变量;要了解父母亲文化程度对子女学业成就是否有影响,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就是一个变量。研究中不涉及到的项目,就不一定在个人基本情况中出现,以保持问卷的简洁。如前所述,个人基本资料涉及到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问题,是基本的自变量,也是开展研究的基础,只有了解这些最基本的事实问题,研究工作才可能进行,分析问题才能有说服力。但是尽管这部分内容是事实问题,每个人都很容易填,但是有些人对这类问题存有戒备心理,特别是涉及到一些人的弱项或隐私,如年龄问题、经济收入问题。因此在填写之前的说明语中应当明确告诉被调查者是匿名填写,同时让被调查者了解本问卷对研究的意义。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可以把这部分问题放到最后,以便减少拒答的人数。:(1)男(2)(含在读):(1)高中或中专(2)大专(3)本科(4)硕士(5)::(1)民办(2)公办(3)公办转制(4)(可多选)(1)校长(2)教导主任(3)教研组长(4)一线教师(5):(1)初一(2)初二(3)。问题是问卷的核心内容,编制的问题要简洁明了,要适应被调查者的程度,符合研究的目的要求。至于用开放式答案还是封闭式答案,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采用封闭式答案要按标准化测验的要求设计题目和答案,答案要准确,符合实际,便于选择。,为了便于计算机的汇总、分类和统计,一般要设立编码栏。编码就是给每个问题及其答案编上数码。一般编码放在问题的右边,编码的序号与问题的序号相一致(见样例)。如果样本数量较小的调查,或采用手工汇总的调查,可不设编码栏。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下列合适的数字上用“○”表示,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唯一选择。编码栏中的“□”处请勿填写。(编码栏)1、性别(1)男(2)女1□2、年龄(1)31岁—35岁(2)36岁—40岁(3)41岁—45岁2□(4)46—50岁(5)51岁以上3、职业(1)科技人员(2)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3□□(3)职员/商务人员(4)私人企业业主(5)工人(6)家庭主妇(夫)(7)教师(8)军人(9)农民(10)医务人员(11)失业人员(12)自由职业者(13)其他——7:..4、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技校4□(3)高中、中专(4)大专(5):(1)结束语要对被调查者的合作再次表示感谢,以及提醒被调查者不要漏填与复核的请求。这一表达方式的目的,在于显示调查者的礼貌,督促被调查者消除无回答问题、差错的答案。问卷到此结束,请您再从头到尾检查一次是否有漏答与错答的问题。最后,衷心地感谢您对我们调查的热情支持!(2)提出本次调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开放式答案的形式放在问卷的结尾。例如,在对“幼师女生重要他人的调查”问卷的结尾处,可安排如下一、二个开放式问题:你崇拜过谁吗?如果有,请按你崇拜的强烈程度,由强到弱写出他们的名字,并说一说你崇拜他们的理由,以及他们对你产生的具体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二、问题的产生问卷编制和设计的关键是问题的设计,而问题的设计,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为了使问题的设计比较顺利和有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的内容、范围以及对象。比如有这样一个调查课题:,提出与调查研究内容相关的假设。假设:有的学生因学****成绩不好而引起考试焦虑,有的学生因父母期望过高而引起考试焦虑。,这样一方面清晰自己的思路,也可使调查顺利进行。概念:学****成绩、父母期望、考试焦虑。。变项:对学****内容的掌握、测验成绩、考试成绩;父母的期望、与父母的关系、对父母的态度。:入学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测验成绩、作业情况;与父母的关系、与父母的沟通状况、对父母期望的看法、对父母态度的看法。,编制直接与间接的问题。问题:你的入学成绩如何?你在最近一次测验中的成绩如何?你在考试时心里很紧张是由于平时学****成绩不理想吗?你的父母对你的学****期望很高吗?你的父母很关注你的考试成绩吗?你的父母对你的考试成绩定了硬指标吗?如果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你父母会对你怎样???三、问题的提出(一):..无论是事实问题还是态度问题,都应该考虑问题的回答类型是否正确和合适。回答的类型可以分为开放式或封闭式的回答(后面有专门介绍)。调查的目的和性质决定采用哪种类型的问题和回答方式。。每一类型的题目,应该从研究假设或研究目的出发,必须符合调查的要求,不能随意地出题目。,如有含混不清的地方应及时纠正。问题的含混不清容易引起误解,造成问卷结果的偏差。应设法避免语意不清的措词。如“你认为学生负担够重吗?”“够重”的语意不清。又如“你常读报吗?”“你是否关心国家大事?”被调查者往往无法准确回答。还有,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或事实,如“考试的目的是评价学生,还是评价教师?”,这种问题被调查者不知如何回答。、政治问题,尽管被调查者有多种不同的观念,但他们往往会按一定的社会规范回答,这样,调查者就无法获得真实的情况。如涉及个人隐私或恩怨的问题,实际上会遭到抵制,而且对整个问卷产生负面的看法。这类问题最好用间接的方式提问。,可是被调查者,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或遭遇过这些问题。一种可行的办法是,设计者要换位思考,先把问题内容加以描述或具体化,然后问意见。如果被调查者是年龄较小的学生,更要在他们的知识、经验、能力的范围内提问题;不要过于抽象和复杂,更不要把问题理论化。(二)提出问题应把握的原则提出问题是问卷设计的关键,而提出问题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和提高研究效果,问卷的各类题目要与研究的目的、假设直接相关,与调查主题无关的题目应该删去,可有可无的题目尽量不要列入问卷。(2)避免使用带有诱导性的问题,也要避免和防止对答案倾向性的暗示。问题中不能隐含着假设或期望的结果。题目中不能有任何暗示性的语言。(3)避免那些会给被调查者带来社会压力、心理压力的问题,以及避免涉及被调查者个人隐私的问题。(4)所提问题应是被调查者能够提供信息的问题。文字、语气要尊重被调查者,尽可能用中性的词语,避免用否定性的、含有贬义的词句。(1)题目要清楚,使用的术语每个被调查者都能明白。避免使用模糊的、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及行话。(2)一个题目中只能包含一个问题,短一些的题目总比长一些的要好,简单一些的题目总比复杂一些的要好,宁可用两个或更多的短一些的题目,也不要用一个详细复杂的题目。(3)题目的选择答案应当是可以穷尽的,选项应具排他性。问卷长度要适当控制,回答问卷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题目数不要超过70个。(4)问卷中题目的安排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应符合被调查者的思维****惯。一般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相同主题的问题放在一起,相同形式的问题放在一起。,问卷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易于编码、录入、汇总和数据处理。四、答案的设计(一)答案设计的原则由于大多数问卷往往由封闭式回答构成,而答案又是问卷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答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该调查的成功。所以,问卷设计不仅包括问题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答案的设计。一般而言,问题答9:..、明确的问题提出,并不意味着调查必然能顺利进行,结果一定是科学可靠。因为封闭式问题的答案是事先准备和设计好的,被调查者的回答就在研究者设计好的选项中选择,所以答案的设计首先要考虑与提出的问题意思吻合和匹配。提出什么问题,就要在问题的可能范围内确定答案。否则就可能造成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的情况,让被调查者无所适从。,必须简单易懂,答案的语言应该更加简洁与明确,因为越简洁明确的答案,越有利于被调查者选择。而且一般来说,一个问题往往有2—10个答案,从方便被调查者的阅读、比较和作答角度来讲,答案也是越简洁越好。,它指的是答案相互之间不能重叠或包含。如果一个被调查者可同时选择属于某一个问题的两个或更多的答案,那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就一定是有相互交叉的关系。有的研究者提出答案应该有互斥性①,指的也是这个意思。。,“一小时”与“一小时至二小时”、“一小时至二小时”与“二小时至三小时”都存在着交叉和包含关系。对于晚自修一小时的学生来说,他可以选“一小时”,也可以选“一小时至二小时”。如果要使以上答案不相互交叉的话,应该改为:(含一小时)b。。你是教师吗?,问题的答案中应该有一个是符合他的情况的,如果某个被调查者的情况没有包括在某个问题所列的答案中,那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就一定是有遗漏的。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有时很难把所有的答案都罗列出来,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要在所列的若干个答案后面,再加上一项选择——“其他”,这样就使无法在已经罗列的答案中选择的被调查者有了可以选择的选项。,如果在一项调查中,选择“其他”选项的被调查者较多的话,就说明答案的设计遗漏了带有较普遍情况的内容,或者答案的分类不恰当。10: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