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doc

上传人:bukplg 2015/5/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了解作者和体裁。
3、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4、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3段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方法:抢记法,比赛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辩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三分钟演讲:
2、观看视频《卧薪尝胆》(2:41)
ay/9E7JZi8xHyc/?FR=LIAN
谁来说说《卧薪尝胆》的故事
教师:这是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国威;然而在此之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最终还是重蹈了吴王的覆辙。“卧薪尝胆”和《鹿和狼的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一起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吧。
   3、出示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学****目标”
4、谁来说说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
教师补充: (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二、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注意听,尤其要注意不懂读的生字词,边听边画。
(将全班分为1、2和3、4两大组,请每小组的选一位同学上台来写,分别 计入两大组的比赛成绩,看哪一组答得好。)
        给生字注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1、舜(shùn)发于畎亩之中(quǎn)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yuè)
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gé) 4、行拂(fú )乱其所为乱:违反、阻挠 
5、法家拂士(bì) :同“弼”, 辅佐,辅弼。 6、曾益其所不能(zēng) :增加 
7、百里奚(xī)
 三、下面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播放MP3),然后全班齐读。
四、图文释义
1、请同学们结合图文,翻译第一段,每人翻译一句。
2、教师归纳点评。
第一自然段问题设计(思考):
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事例,运用什么样的句式?
运用了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
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其作用是什么?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列举事实,证明论点。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第二段:指名翻译第二段,仿照第一段的翻译方法,逐句翻译第二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第二自然段归纳出了第一段的结论: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现在思想生活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