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的一篇讲读课,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是作者儿童时代生活的恋歌。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及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儿童时代的鲁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制度表示不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积累有关字、词和文学文体常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点,描写动作。
情感目标: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点,描写动作。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以启发教学为主,配以问答法和讲授法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童年》,导入新课
这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儿歌《童年》,引起了我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都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乐园,他的童年有什么值得回忆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学习目标(我们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词和文学文体常识。
,理清文章脉络。
,描写动作。
(课前已请同学们认真预习了课文,请大家拿出预习卡片,看第一部分作家作品知识积累,请一同学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成果。)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重点字词积累部分,老师请同学上黑板注音。)
1、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确凿 záo 菜畦qí 蟋蟀 shuaì  缠络luo宿儒sù
渊博yuān鼎沸dǐng攒成cuán东方朔shuò敛liǎn
 竹筛shāi觅食mì  鼎沸 dǐng  锡箔bó 鉴赏jiàn 脑髓suǐ 盔甲kuī 蝉蜕tuì 秕谷bǐ  锡箔 bó 倜傥tì tǎng拗ǎo 
,理解词语的含义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鉴赏     倜傥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扫除字词障碍以后,我们来学习课文,给三分钟时间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考虑问题。) 
    1、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明确: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地点:(百草园、三味书屋) 
    2、学生探究: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哪两部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
第九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 
     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
学生品读过渡段,探讨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明确:应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读出鲁迅告别百草园时内心的震荡、依恋、无奈,从而表现他对百草园的眷恋惜别之情。 
     六。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