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打点计时器(教师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15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打点计时器(教师版).docx

上传人:碎碎念的折木 2024/6/27 文件大小:1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打点计时器(教师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打点计时器(教师版)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打点计时器(教师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考物理总复****试验专题教案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使用打点计时器〕[试验目的]练****使用打点计时器,学****利用打上点的纸带争论物体的运动。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即时速度和加速度。[试验原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沟通电源的计时仪器,〔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争论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状况。由纸带推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下图,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s、s、??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假设△s=s-s=s-s=??=恒量,即1 2 3 2 1 3 2假设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 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 线运动。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依据s-s=s-s=s-s=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 as -s= 41、as -s=5 2、4 1 5 2 6 31 3T22 3T2s -sa= 63,再算出a、a、a的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3 3T21 2 3s +s 用v-t图法:即先依据v= nnn+12T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试验器材]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低压沟通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试验步骤]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试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下图。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适宜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纸带,重复试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抱负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确定好计数始点0,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终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作v-t图线,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留意事项]纸带打完后准时断开电源。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应区分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例题] B 电源的计时 A 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如下图,A是 , B是FE D ,C是 ,D是 ,E是 ,F是 。答案:沟通,4至6V,线圈,振动片,限位孔,振针,永磁体,接线柱。, ,他每隔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白他对各 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展以下计算,填入表内〔单位:cm〕s-s2 1s-s3 2s-s4 3s-s5 4s-s6 5Ds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 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位移在 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 。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DsT2s -s = m/s2。依据as -s=n-3n n-33T2,可求出s -ss -sa= 41= m/s2,a= 52= m/s2,a=6 3= m/s2,1 3T2a +a +a2 3T23 3T2所以,a= 1 233= m/s2。答案:〔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在误差允许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3〕,,,。,如下图,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状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依据 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则v= m/s,vA B= m/s,v= m/s,Cv= m/s,vD= m/s。-t图线,并根v/cm·s-160 据图线求出a= 。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 速度140是 ,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s +sd -d120答案:〔1〕v=n n+1=n+1 n-1,,,n 2T 2T,,;〔2〕,,开头计时 小车的速度,即v。A80600 ,纸带的记录如图3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头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想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B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从A点开头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间只有5个间隔,则计数点间运动的总时间为t=×5s=,、、、、,、F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 Dt ′5B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AD、AE或AF段的平均速度表示, =vB AC=AC=- =,依据你对试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 ,并压在 下面。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头点到最终一个点间的距离Dx。,取下纸带,假设共有n 个清楚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Dt= 。,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DxD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试验步骤的合理挨次是9、10V以下沟通;限位孔;复****纸;〔n-1〕×;BAEDCF23.〔11分〕〔留意:.〕 第22题(2)图图1为验证牛顿其次定律的试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沟通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状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争论“在外力肯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完成以下试验步骤中的填空: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 的点。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③翻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④按住小车,转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楚的局部,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s,。1 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1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1-m关系图线。假设加速度与a a1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a与m处应成 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完成以下填空:〔ⅰ〕本试验中,为了保证在转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 。Δt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s和s。a可用s、s和 表示为a= 。1 2 3 1 3 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s 的状况,由图可读出s= mm,1 3 13s= 。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 m/s2。〔ⅲ〕图3为所得试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假设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 ,小车的质量为 。23【解题思路】〔1〕①平衡好小车所受的阻力,小车做匀速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间隔根本相等⑥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可知,F=(M+m)aT1=M+m,1与 为一次函ma F F a数关系,是线性关系。〔2〕〔i)为保证小车所受拉力近似不变,应满足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s-s s-s质量之和远小于小车的质量。(ii)由Dx=aT2可知,a= 3 1=3 1,由图可读出2(5Dt)2 50Dt2s=-=,s1 3=-=,换算后代入上式中,得a=〔iii)设小车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aT1=Mm 1+,结合图象可知,=kTF=1 M=bTM=bF=b,a F F F k F ks-s 1 b【参考答案】间隔均匀,线性,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 1,,,,, 50Dt2 k k21.〔18分〕Ⅰ.〔10分〕图1为“验证牛顿其次定律”的试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试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整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整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推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推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看推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试验中要进展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A. M=20g, m=10g、15g、20g、25g、30g、40gB. M=200g, m=20g、40g、60g、80g、100g、120gC. M=400g, m=10g、15g、20g、25g、30g、40gD. M=400g, m=20g 40g、60g、80g、100g、120g图2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sAB BC=、sCD=、s =、sDE EF=、sFG=。打点计时器的工作效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存2位有效数字〕。21Ⅰ⑴B解析:操作目的是平衡摩擦力,所以应除去绳子的拉力,并有纸带和运动,处于匀速时,说明恰好平衡。⑵C解析:当用砂桶和砂子的重力当做拉小车的力,则应当让砂桶和砂子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⑶:依据题意得出x1,x2,x3,x4,x5,x6,,然后承受逐差法求加速度,取平均值,保存2位有效数字。21.〔13分〕〔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试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头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头,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议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推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头减速。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存三位有效数字〕。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假设用a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g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21.〔1〕①6;7【或7;6】②;③;偏大解析:①依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是常数Dx=aT2,可知开头位移之差为2cm,所以6和7之间某时刻开头减速。②==,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 m/s=。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x+x-x-x+--=4 3 2 14T2= m/s2=,由于4′,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偏大.

最近更新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夺分金.. 9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 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7页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 8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8页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8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精品【基.. 6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必考 8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8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 5页

2024年卫生财务总结(十六篇) 20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 7页

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题附参考.. 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 6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7页

2024年午节祝词(精选8篇) 13页

2024年十一国庆慰问信(3篇) 5页

2024年医院党管理制度6篇 12页

2024年医院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计划(七篇).. 28页

2024年医疗器械技术岗位职责7篇 6页

2024年医学管理工作13篇 11页

房地产企业文化设施建设 10页

范卿平人教版初三化学讲义全集 295页

2023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4页

学校教育教学亮点工作汇报,校长发言:把我校.. 4页

2024年年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发挥党员作用助.. 16页

河南招生之友 3页

业务自传及今后工作设想与建议 5页

最新缠论第一高手整理 74页

急性胰腺炎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