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2系列课件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目标
1、掌握用动能定理还能解决一些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难以求解的问题,如变力作用过程、曲线运动等问题。
2、掌握用动能定理处理含有涉及的物理量中的F、l、m、v、W、Ek等物理量的力学问题。
第一课时
一. 动能
.
:
.
,,且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公式中的速度一般指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焦耳.
:
一个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它的动能不一定变化一个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它的动量一定变化
二、动能定理
,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合
:
(1)等式的左边为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正值代表正功,负值代表负功。等式右边动能的变化,指末动能EK2=1/2mv22与初能EK1=1/2mv12之差.
(2)“增量”>0表示动能增加,ΔEK<0表示动能减小.
(7).
(8)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解题时可以分段考虑. 若有能力,可视全过程为一整体,用动能定理解题.
(9)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S、m、v、W、E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力学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由于只需从力在整个位移内的功和这段位移始末两状态动能变化去考察,无需注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又由于动能和功都是标量,无方向性,无论是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计算都有会特别方便。
总之,无论做何种运动,只要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就可考虑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动力学问题。
例1、钢球从高处向下落,最后陷入泥中,如果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陷入泥中的阻力为重力的n 倍,
求:钢珠在空中下落的高度H与陷入泥中的深度h 的比值 H∶h =?
解: 画出示意图并分析受力如图示:
h
H
mg
mg
f
由动能定理,选全过程
mg(H+h)-nmgh=0
H + h = n h
∴H : h = n - 1
练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其速度由0增加到v和由v增加到2v的两个阶段中,F对物体所做的功之比为( )
∶1
∶2
∶3
∶4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