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耳鼻喉科医师处理鼻出血患者时应防范感染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鼻出血患者大都起病急、来势快、病情重、急诊就医,耳鼻喉科医师对于患者处理需要反应快、动作快,在这种情况下,耳鼻喉科医师往往重视患者的快速救治,而忽视可能遭受感染的防范,为此,提高耳鼻喉科医师处理鼻出血时防范感染的警惕,并提出必要的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目前耳鼻喉科医师处理鼻出血时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医院耳鼻喉科医师在日常工作、处理门急诊患者时,大多数医师一都很少戴口罩帽子,更不要说戴手套,这已成为普遍的“习惯”,如果遇到鼻出血患者来诊,多数情况下也都“顺势而上”,立马进行处理,仅有少数医师戴上口罩,但却很少戴帽子、手套,结果是处理出血过程中,患者的口鼻分泌物连同血液常常溅到医师的眼睛、口鼻、面部等,即使是载上帽子、口罩、手套者,眼晴也是较易受“攻击”的部位,可以肯定的说:从事耳鼻喉科医师很少幸免,但多少年来,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同行们的注意和重视。
2鼻出血患者病情状况
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很多,鼻出血患者的病情各异,如;鼻腔鼻窦急慢性炎症、局部糜烂出血、咽腔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流感、麻疹、疟疾、伤寒、白喉等各种传染病,白血病、血友病、再障、多发性骨髓瘤、尿毒症、肝衰、高热、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乏、营养障碍、心脑血管病、有害物质中毒、外伤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鼻出血,其中,恶性肿瘤、多种传染病、肝炎、肝硬化晚期、肾病晚期、血液病、艾滋病等更易发生重度、反复鼻出血,耳鼻喉科医护往往要经常处理这类病人,这部分患者恰恰是制造感染的高度“危险分子”,医师又往往在处理这类患者时因抢时间、争速度,此时,医师的警惕和防护处于最低,匆忙中极易遭受感染。
3讨论
伴随现代医学发展,医院感染和预防与控制得到高度重视,制度日超完善和标准化
,特别是重点部位、重点部门,感染控制和预防得到有效加强,其中,口腔科、手术室、供应室等重点科室防护更加强化,然而,耳鼻喉科工作性质和特点,其风险也有与口腔科相类似之处,比如,处理鼻出血患者的风险、警惕和防范理当引起重视,但却相差甚远,与此同时,各种有传染性病人的污血、口鼻分泌物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许多鼻出血患者来就诊时,有的可能是乙肝携带者,或是各种传染病的现患之一,或是抗HIV阳性等,有的患者或许不知、有的或许自知但不肯告诉医师,急诊鼻出血时,医师不可能掌握他(她)所有情况,处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