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某居住小区D住宅楼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25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某居住小区D住宅楼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18/1/24 文件大小:2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某居住小区D住宅楼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某居住小区D20#住宅楼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某居住小区(三期)住宅楼位于某某市某某路,地下2层,地上3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混凝土工程
1 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类似蜂窝状的大量孔隙、窟窿,使结构受力截面受到削弱,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
,或砂、石子、水泥材料计量错误,加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未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一次下料过多或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与砂浆离析。
,振捣不实或接近模板处漏振,或使用干硬性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够;或下料与振捣未很好配合,未及时振捣就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模板拼缝未堵严,振捣时水泥砂浆大量流失;或模板未支牢,振捣混凝土时模板松动或位移,或振捣过度造成严重漏浆。
,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混凝土被卡住,造成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
,加强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坍落度适宜。
混凝土下料高度如超过2米,应设串筒或溜槽。
,分层捣固,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下表的数值。
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
项次
捣实混凝土的方法
浇筑层的厚度(mm)
1
插入式振捣

2
表面振捣
200
3
人工捣固
在基础、无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中。
在梁、板、墙、柱结构中
在配筋密集的结构中
250
200
150
4
轻骨料混凝土
插入式振捣
300
表面振捣(振动时需加荷)
200
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带浆下料法或赶浆捣固法。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良好结合,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混凝土每点的振捣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振捣有效作用半径,可参考下表。合适的振捣时间一般是:当振捣混凝土不在显著下沉出现气泡和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密实即可。
混凝土振捣时间与混凝土坍落度、振捣有效半径的关系
坍落度(mm)
0~30
40~70
80~120
130~170
180~200
200以上
振捣时间(S)
22~28
17~22
13~17
10~13
7~10
5~7
振捣有效作用半径(cm)
25
25~30
25~30
30~35
35~40
35~40
模板拼缝应堵塞严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木工安排专人看模,检查模板、支撑、拼缝情况,发现模板变形、漏浆,应及时修复。
2 孔洞
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窟窿,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空隙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原因分析: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而在下部形成孔洞。
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从而形成特大的蜂窝。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或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易于充满模板,并仔细振捣密实,必要时,辅以人工捣实。
预留孔洞、预埋铁件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浇筑应在侧面加开浇灌口下料;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继续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
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浆。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呈40°~45°角斜向振捣。插点应均匀排列,也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捣棒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控制好下料,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或溜槽下落,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
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中,应及时清除干净。
3塑性收缩裂缝
现象:塑性收缩裂缝简称塑性裂缝,多在新浇筑的基础、墙、梁、板暴露于空气中的上表面出现,形状接近直线,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