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三农论文
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不仅事关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问题及原因当前,我县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难题:
(一)产业形成规模难。调查发现,在主导产业培植上,一些乡镇重点发展的仍是烟、畜、药、林等几个传统产业.这些产业在乡镇内不成规模,种植分散,区域间不连片,集约化水平不高,特别是有特色、有名气的生姜、香菌、茶叶等农产品种植还处于自然原始状态,产量低,有市无货.由于乡镇之间协作少,农民之间联合少,加之大多数农民仍沿袭一家一户、零散生产经营的传统种养习惯,难以整合优势资源,造成生产规模有限,资金投入不足,经营管理粗放,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难以发展成为引领一个乡镇或一个区域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产业基地壮大难.通过近几年政府、行业、农民三方的共同努力,我县工业原料林基地、烤烟基地、中药材基地、畜牧产业基地等虽得到长足发展,但这些基地持续壮大较难.导致这些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四:
一是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自身财力有限,难以持续加大投入;
二是农民生产技术落后,生产产品质量不高,难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是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难以按合同、按订单回收产品;
四是农民与企业生产经营不对等,难以调动农民发展产业积极性.
(三)龙头企业带动难.龙头企业处于农业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其实力的强弱和带动作用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而我县目前多数有资源.有市场的农产品无龙头企业带动,现有的一些企业对农业产业幅射带动作用又不明显.如华武制药、阳春公司等企业要么以纯企业模式培育基地,与农村现实生产状况脱节,农民接纳程度低;要么市场开拓能力弱,机制不活,效益较差,难以发展壮大;要么科研投入乏力,种苗(子)改良程度低,达不到产业化发展要求.
(四)产业链条延伸难.产业链条的长短,决定着农产品转化增值的大小.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农产品加工链条短,仍然停留在原料销售上,只有一个“链条节”,即使加工,也只是简单的初级加工或粗加工就囫囵销售,农产品附加值低,加之生产上是家庭式分散经营,流通上是提篮式、小摊小贩式营销,以致农业难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