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成品--ruijie.ppt

格式:ppt   大小:907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成品--ruijie.ppt

上传人:170486494 2018/1/26 文件大小:9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成品--ruijie.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孟子
走近名人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如《孟子》一书, 现存七篇,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作品简介: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章,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是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力、理直气壮。
<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临沂第二十中学徐静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人和”思想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
、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文言美文四步诵读法
第一步:初读课文,读通文句,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注意:
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重读突出富有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录音
注音和节奏
夫郭粟寡戚畔
fú
guō
sù
guă

pàn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自由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