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年级生知识点
8、1人类的食物
1、蛋白质的检测与维生素C的检测: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紫色反应吲哚酚与维生素C呈褪色反应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2)、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
3、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
(1)、水:水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钙磷是骨骼和牙齿的组成成分
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3)、糖类: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主要从谷物和薯类中获得
(4)、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主要从瘦肉、于、奶、蛋、豆中获得
(5)、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维持体温
主要从肉类、花生、芝麻、植物油中获得
(6)、维生素: 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
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 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8、2食物消化与物质吸收(1)
1、消化系统组成:消化管、消化腺
2、消化管的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3、消化腺组成: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
4、器官与物质吸收
(1)、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2)、胃:部分的水和酒精
(3)、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4)、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8、2食物消化与物质吸收(2)
1、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消化器官
口腔
胃
小肠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肠液
胰液
胆汁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消化液中消化酶
唾液淀粉酶
蛋白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消化物质
淀粉
蛋白质
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产物
麦芽糖(初步)
氨基酸
葡萄糖、氨基酸、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淀粉最终分解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氨基酸,
脂肪被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
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
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2、什么说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可以扩大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促进小肠的吸收;小肠绒毛的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容易通过。
3、营养失调:营养不良和营养过
4、图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到了才开始消化,消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2)丙表示的消化曲线,
因为其在就开始消化,消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3)这三种营养物质在中都可以被消化,而在中则都不能被消化,消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9、1血液
1、血液的组成: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和血细胞。
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液的功能
(1)、血浆: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2)、细胞功能
细胞
数量
功能
红细胞(红骨髓产生红细胞)
男:ⅹ1012个/L
血红蛋白120-160g /L
女:ⅹ1012个/L
血红蛋白110-150g/L
运输氧和
二氧化碳
白细胞
(与发炎有关)
(4—10)ⅹ109个/L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
血小板
(1—3)个ⅹ1011个/L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当身体有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当血小板过少时,会得血友病(流血不止),血小板过多时会出现血栓。
4、血红蛋白: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特性是:氧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氧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5、贫血: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
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贫血患者常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食欲不振、心慌等症状
6、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9、2 血液循环(1)
1、血管的组成:
血管
管壁
弹性
流速
功能
出血状态
止血方法
动脉
较厚
大
快
离心输血
喷射状
鲜红色
近心端
止血
静脉
较薄
小
慢
向心输血
平静缓流暗红色
远心端
止血
最薄
最小
最慢
物质交换
慢慢渗出
红色
消毒后
包扎
(1)、毛细血管由一层细胞构成
(2)、毛细血管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2、心脏结构(心脏四腔,四脉的关系)
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