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哈工大本部机械教学计划.pdf

格式:pdf   大小:1,12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哈工大本部机械教学计划.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7/21 文件大小:1.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哈工大本部机械教学计划.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哈工大本部机械教学计划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哈工大本部机械教学计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需要的,具有优良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备宽厚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爱国敬业、诚信务实、身心健康,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具有机械工程学科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部件和工艺的能力;、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终生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三、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四、专业主干课程本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贯彻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强化核心能力培养。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电系统控制基础、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16:..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117:..六、学年教学进程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考核学时分配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方式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GC15000101大学外语√(10+10)GN12000121工科数学分析√(6)GN12000220代数与几何√(4)SD08000111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I√(24)+3周314+(20)1212+(34)GC1600020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GN11000131大学物理III√√(66)*+(72)()+1周60(),在第一学年春季学期,由学院相关教备注师在课外指导,进行“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及仿真”课程安排。“*”的课程,为弹性课程,对学生不做学分要求。118:..√(15)√(4)SD18000110理论力学I√(理力)√*(4)GN12000600计算方法*+(19)√(15)√√(16)春季SD18000400工程力学实验(材力)√(4)SD08000300机械基础实验(机械原理)(金工实习)+4周29567(16)16+(19)()夏季SE08111800国内外知名专家、+2周16(),在第二学年春季学期,由学院相关教师在课外指导,进行“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课程安排。“*”的课为弹性课,主要供学有余力和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对学生不做学分要求。11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考核学时分配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方式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SD01000110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I√√(4)(机械设计)√√(电子工艺实习)(双语)*+5周20072(4)√√~专业模块课()(双语)*~专业系列综合实验课()+,必选1个模块的专业模块课程学习。工备注程领军人才的学生还需增修领军人才模块课程之中的2门课程。,。120:..~专业限选课()(双语)*+~专业任选课()+,。,,。(上)、德语二外(上)必选其一,。,,但对卓越工程师和工程领军人才的学生不做学分要求。121:..√(双语)√(双语).036306SC08101600机电控制技术√√(双语)(双语)√√(双语)(双语)(双语)√√(双语)√(双语)√(双语)(双语)√(双语)√(除选1个模块的课程外,还需增修领军模块之中的2门课。)。122:...:..(双语)(双语)(双语)(,还需增修以下课程。)(除日语二外、德语二外必选其一,。)(上),(上),:...(双语)(双语)(双语):..学分实践训练(周)(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3周)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课外课程上机实验学分课程类别学分%学时%辅导大类(学时)(学时)合计(学时)+(30)(20)+(16)124(98)+(16)25360+(148)、。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分三个模块,要求学生在大一、,,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模块和社会、。在第四年前必须修:..学分的全校任选课(,“项目管理概论”)。。:必修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及仿真与仿生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课程。,考核栏中标注“√”的课程为考试课,未标注的课程为考查课,均按百分制计分。,后面标注“*”的课程,为弹性课程,供有兴趣和精力充足的学生选修,也可不选。如果选修该类课程且考查合格,该门课程的成绩和学分将记录在成绩单中,如果考查不及格,可不记成绩,不补考。该类课程不在要求的学时、学分之内。、技术科学和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设置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机械与物流技术、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领军人才等专业方向,并设置了相应教学模块,要求学生至少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课程。各模块介绍如下:(1)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块:培养具备宽厚的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教学模块使学生通过学习先进制造技术所必须的工艺知识基础,全面掌握现代制造技术发展领域中的工艺方法、工艺装备、检测监控和数控工艺等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CAD/CAM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数字化与自动化制造技术领域及其工程应用的综合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现代设计基本理论,掌握运用现代数学、力学和计算机进行机械系统开发的必备知识。通过本教学模块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具备产品制造工艺设计及应用研究能力,具备从事数字化与自动化产品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现代机械产品开发和创造能力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2)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模块:本模块培养既有扎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又掌握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机电系统集成技术,造就具有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跨学科多元知识结构、综合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主要由机械学、电子学、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有关知识构成专业基础。要求学生系统、坚实地掌握机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在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方面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本模块在宽厚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力学基础上,以机械、电子和控制支柱构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覆盖设计、分析、控制、仿真、实验等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主要环节,主要课程包括:技术基础类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机械振动基础。机械类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系统设计。电子类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传感与测试技术、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控制类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机电控制技术、机电系统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综合类课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产品现代设计方法、机器人技术基础。学科前沿选修课:光电技术基础及应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基础、纳米科学与技术、半导体制造技术、精密测量技术、仿生机器人技术。:..本专业在宽厚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并综合运用机械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流体动力技术、控制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流体元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能力;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测试与实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备机电液(气)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分析、测试及调试的能力,具有本专业的创新意识。(4)工程机械及物流技术模块:通过机械动力学、工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机械结构分析基础、工程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工程机械测试技术、物流设备与技术、工程机械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计分析与故障诊断、工程机械金属结构、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与桩工机械和工程机械系列强化实验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工程机械设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产品的结构、液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试验检测的综合能力。(5)机械设计模块:通过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系统自动化技术、机械系统机构设计与结构设计、机械系统传动技术、复杂机械系统设计、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机械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机械振动、机械系统动力学设计等先进设计技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复杂机械系统设计及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机械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并利用先进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和优化设计方法对所设计机械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和优化,使学生具备复杂机械系统全闭环的设计、仿真和自动控制能力。(6)车辆工程模块:通过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测试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车身制造技术、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有限元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汽车碰撞与安全等专业课程以及系列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的构造、设计、分析和制造方法,熟悉汽车电子和控制技术,了解现代车辆工程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的能力。,,,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就业情况来进行专业任选课程学习,(但是对卓越工程师和工程领军人才的学生不做学分要求)。,在第四学年秋学期开题,按14学分、14周计毕业设计的工作量。“以机为主,机电液结合”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