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家装cad整套施工图.doc

格式:doc   大小:1,11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装cad整套施工图.doc

上传人:cjc2202537 2018/1/27 文件大小:1.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装cad整套施工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理论
本章逻辑线索:
方针、目的、目标体系教育目的基本理论实现路径
第一节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它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
蔡元培: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不可偏废的方针。
1912年民国政府: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27年国民政府: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们生活,扶植社会生活,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1934年中央苏区: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1950年教育部: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
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
1957年,毛泽东: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
1990年: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2002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结: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了几十年教育实践中的历史经验教训而提出的,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结果的观念存在,是教育活动所希望获得的教育结果,主要反映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目的作了如下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与作用
性质:高等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