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观察蜗牛的爬行》.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察蜗牛的爬行》.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8/1/28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察蜗牛的爬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观察蜗牛的爬行》
                 执教:安海镇仁寿中心小学  颜丽双
活动背景:
活动内容:综合实践三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方法活动导航《观察》
学情分析
蜗牛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好观察。有的学生从小就很喜欢,经常捉来玩。而且学生在小学三年级科学中已经过学****蜗牛的一些知识,有不少关于蜗牛的感性认识。了解蜗牛的外部形态结构,如蜗牛身体柔软,体外有硬壳,头上有触角,还可能了解蜗牛触角的作用,运动方式,食物,生活****性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有效教学,防止“零起点。”并且学生已初步具有使用放大镜的技能,对动手操作、探究也充满浓厚的兴趣。因此,本节教学重难点是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活动目标:(目标整合一下,不要那么多条)修改如下:
1、通过观察,知道(了解)蜗牛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的,它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等。
2、体验观察的过程,用比较完整、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初步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看你的教案,这个目标似乎不太靠近)
,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认真观察的好****惯,逐步形成观察能力。
前期活动:
活动对象:三(1)班
课前准备:
1、学生5或6人为一个小组(桌子上事先放好放大镜、一块透明橡胶、一根镊子、若干手套等)
2、学生自带铅笔、直尺等各种文具。
3、用一次性杯子装若干蜗牛。
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
师:老师现在黑板上画一只蜗牛。
师:“大家快看黑板,这是什么?”老师边展示蜗牛边问。
生:“蜗牛!”“蜗牛!”学生脱口说道。
师:“仔细想想,你在哪里见到过或捉到过蜗牛?”
生:……
师:“这说明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生:“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学生顺理成章地归纳出了结论。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在画蜗牛时,你们有没有观察到我是怎么画的?”
生: 从上到下,先画……,再画……
生:……
师:有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还有些同学懂得用“先……再……”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表达你们观察到的结果,你们可真棒啊!
师:现在,看到黑板上的蜗牛。我首先画的是……?
生:眼睛
(板书:眼睛)
师:接下来呢?
生:触角
(板书:触角)
师:蜗牛的触角有什么特点吗?
生:蜗牛有两对触角,蜗牛的触角可以伸缩……
师:大家对蜗牛触角的认识可真多啊,老师真佩服你们。
师:触角画完了,接下来我又画了什么呢?
生:“口”或者“嘴巴”等。“蜗牛的嘴巴小小的……”
(板书:口)
师:看来,大家平时还是很认真观察的。
然后,我还画了什么?
生:“壳”,“壳是顺时针的”……
(板书:壳)
师:最后呢?
生:“腹足”、“脚”
(板书:腹足)
师:腹足其实也就是蜗牛的爬行器官。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个个都是小小观察家。刚才我写的这几个都是蜗牛的身体部分。我们从上到下念一遍。
生:……
师:“真不错,今天啊,老师已经把蜗牛请进了我们的课堂,等一下我们再一起来观察蜗牛。但为了使我们能更大、更清晰地看清蜗牛,我们还得使用一件工具,这是什么?”“放大镜!”“以前用过吗?”“用过的!”学生非常自信的回答着。“请大家用放大镜先观察一下放在桌子的纸片上写了什么字?”老师用2号字在每张纸片上印上了“观察蜗牛的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