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正确领会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
1月18日至19日,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十九大后我党召开的又一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决定性作用。《宪法》作为国家治国理政的总章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完善,我国建国以后先后经过四次修宪,分别是54宪法、75宪法、78宪法和82宪法,后面又分别在88年、93年、99年和04年进行了相应完善。历史实践证明,任何具有科学性的事物都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进行不断的完善,以适应时代不断的变革。《宪法》也不例外。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写入《宪法》成为了必然。
修改《宪法》是一项庄重严肃的事,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程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宪法》必须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取到指引作用,必须毫不动摇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写入《宪法》。同时《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只有把《宪法》付诸于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才能实现《宪法》的初衷,发挥其最大的规范作用。做到真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充分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在准确把握我国宪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这次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和必须贯彻的“四个原则”,为这次宪法修改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们党在新时代依宪执政、依宪治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提出了这次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强调要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目的就是通过修改使我国宪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更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好适应提高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宪法修改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