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磁生电》(1)教学设计
翁源县三华学校
张世钦
第一节磁生电(1)
教材分析: 本节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电与磁第七节。教材从奥斯特的发现得到的启发,进而提出问题: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反过来磁场能不能获得电流?仿照前人探索的路子和方法,通过探索性的实验引出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的概念,概括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再通过实验事实的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的结论。教材充分体现了寓方法指导于知识探索之中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以及其中的能量转化;
⑵知道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⑶知道感应电流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条件以及这个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是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电磁感应现象以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教具准备: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较大)一个导线开关一只
教学过程:
一、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回忆,奥斯特实验所证明的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
从这一实验可以看出电是可以产生磁的。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事物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既然电可以产生磁,那么我们马上可以联想到磁能否产生电呢?
学生猜想:会
猜想实验的设计:
1、师生进一步了解实验目的
2、实验器材的选取讨论:
教师提示:要创造出磁场环境所以要提供什么器材?要看是否产生了电流所以要提供电流的载体或者说是电流流动的路径所以要有什么器材?电流即使产生了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最理想的是在试验中能看出电流产生的现象,可以选什么仪表来展示一下?
[师生讨论结果] 实验需要的器材为:磁铁导线检验是否有电流的电流表,控制电路的开关
3、探究步骤设计讨论:
教师启发:奥斯特实验证明导体通电后即可产生磁场,那么是不是把导体放到磁场里就会产生电流?导体动起来会不会产生电流?磁场中导体运动的方向不同是不是都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一样大吗?
[探究实验一] 学生分组实验
-1组装试验仪器并进行下表探究性操作
操作方法
现象(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获得的结论
保持电路闭合将一部分导体放到蹄形磁体的磁场中
让导线静止在磁场内
指针不偏转
无电流产生
导线沿磁感线方向向上运动
指针不偏转
无电流产生
导线沿磁感线方向向下运动
指针不偏转
无电流产生
导线向左切割磁感线运动
指针偏转
有电流产生
导线向右切割磁感线运动
指针偏转
有电流产生
导线垂直磁感线向里运动
指针不偏转
无电流产生
导线垂直磁感线向外运动
指针不偏转
无电流产生
导线斜切磁感线运动
指针偏转
有电流产生
[探究结论] 教师启发:在一定的条件下磁可以产生电流,那么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结论:
[教师板书]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