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宜春市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9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宜春市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doc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8/1/29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宜春市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丰城市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

第一部分:背景
一、背景情况
自1981年世界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传播已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我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疫情逐渐扩散蔓延,近年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我国艾滋病疫情正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传播扩散,防治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逐日增多;我市的疫情也日见严重,自200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疫情呈上升趋势,2003年6例,2004年5例,2005年4例,2006年4例,2007年1-6月6例,累计报告25例。目前我市流行趋势严峻,为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我市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形势,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形势,特修订《丰城市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
二、国家和当地的指导原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3、《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
4、《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5、《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
6、《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意见的通知》
7、《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
8、《江西省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000-2010年)实施意见》
9、《江西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办法》
10、《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意见》
11、《江西省有关厅局(团体)防治艾滋病工作职责》
三、实施原则及工作总目标
(一)实施原则
1、政府领导,加强部门合作与社会参与,齐抓共管。
2、预防为主,加强宣传教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3、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注重实效。
4、分类指导,加强督查,严格执法,综合评价。
(二)总目标和具体工作目标
1、总目标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遏制艾滋病性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降低艾滋病性病发病率,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
2、工作目标
(1)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和控制体系。
(2)在全社会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提高人群知晓率。到2008年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90%。
(3)将性病患者年增长幅度控制在15%以内。
(4)杜绝艾滋病病毒经采供血途径传播。
(5)遏制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中不断蔓延的势头。开展针具交换工作,到2010年,使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率小于10%。
(6)娱乐场所干预率达100%。提高性服务小姐的安全套使用率,争取在2010年,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达到60%以上。
(7)全市艾滋病病人的治疗管理率达80%。
(8)到2010年,将全市HIV感染人数控制在250人以内。
四、组织机构
丰城市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指挥和组织协调。成员由卫生、公安、财政、民政、人口计生、妇联、宣传教育等12个部门成员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督导和评估。
五、防治重点及策略
(一)造成丰城市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通过全市艾滋病形势分析和应对分析得出结论,造成我市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商业性性服务比较泛滥,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
2、外出务工人员将艾滋病带入本市,再通过性接触传给配偶和/或商业及非商业性伴。
3、吸毒者群体不断扩大,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4、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民这个群体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缺乏,导致自我保护意识淡泊。
5、青少年缺乏艾滋病知识和性知识,性饥渴期延长,对性冲动自制力不强以及***观念的改变等。
此外,我们不能忽视通过母婴和采供血输血传播艾滋病的潜在危险性。
(二)目前和今后工作重点、目标及策略
1、对外出务工人员
重点
1)掌握全市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工作地区和主要从事职业。
2)加强管理,建立外出务工人员登记制度,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经常联系沟通,以便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
3)加强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
(2)目标
1)建立一个外出务工人员数据库,及时更新,掌握这个人群的最新动态。
2)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掌握防病知识,了解艾滋病流行形势和危害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策略
1)公安部门要随时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登记,建立数据库。要下到社区和乡村进行宣传,并在社区和乡村设立登记处,方便群众,保证资料的完整准确。
2)卫生部门与公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在外出务工人员出发前将宣传资料发放到位。
3)劳务部门及时组织培训,并把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防治知识作为上岗培训的必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