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b171大气受热过程.ppt

格式:ppt   大小:2,086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b171大气受热过程.ppt

上传人:huiwei2002 2018/1/30 文件大小:2.0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b171大气受热过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7讲大气受热过程
1
大气组成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组成生命基本元素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吸收红外线
—吸收紫外线
——吸收红外线(保温)、成云致雨
——反射可见光、成云致雨
臭氧
要点1: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2
高度
气温
运动
天气
与人类关系
高层
稳定无变化
电离层卫星
极光
流星
平流层
热源: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平运动为主
稳定无变化
高空飞行
对流层
热源:地面辐射
对流显著
稳定无变化
与人类最密切
H
T
3
要点2:热力作用的过程、特点、影响因素
4
削弱作用
保温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地面吸热
散热
补偿
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纬度、海拔、大气密度、天气
海拔、天气、人类活动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收支平衡
人类打破?
5
1、为什么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有选择性?
2、大气中,对太阳辐射起反射作用的主要是?
3、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
5、为什么日出前、日落后,天是亮的?
6、为什么交通灯用“红灯”表示停?
CO2\水汽----红外线;O3----紫外线
云层、较大尘埃起反射作用----无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
【应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类削弱作用
散射改变太阳辐射方向
红光波长较长,难被散射
6
波长(微米)
太阳辐射强度
(J/)
0 1
可见光
红外线
紫外线
短波辐射
O3: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CO2、水汽: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7
【总结】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晴朗天气比阴雨天气日照强度大、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越强
天气状况
(阴雨晴朗)
大气透明度越高
----太阳辐射越强
大气透明度
(空气质量)
海拔越高:①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路径短②空气稀薄③多晴朗天气④日照时数长
----太阳辐射越强
地形
(海拔高度)
太阳高度越大
----太阳辐射越强
纬度
(太阳高度角)
过程和原理
影响要素
8
【总结】 影响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弱的因素
影响要素
影响过程和原理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吸收地面辐射越少---大气逆辐射越弱
阴雨天气,云层厚, 水汽充足,吸收地面辐射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
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吸收地面辐射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
海拔高度
天气状况
人类活动
蔬菜大棚、人造烟雾防冻
大气逆辐射
CO2、H2O对地面辐射的吸收率75%-95%
9
1、对流层中,为何“高处不胜寒”?
2、平流层中,为何“高处不胜暖”?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
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太阳辐射
O3吸收紫外线
“霜重见晴天”
新疆的瓜果为什么比较甜?
《3+2》P40,9
《3+2》P39,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