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江苏2017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516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苏2017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

上传人:sunhongz9 2018/1/31 文件大小:5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苏2017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苏省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0年)》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形势,制定本方案。
一、2016年全省地质灾害概况
2016年,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32起,类型为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等级小至中型,主要分布在镇江、南京、常州、无锡和徐州等地,发生时间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造成部分公共设施、居民楼房受损,,无人员伤亡。全省成功预警地质灾害20起,避免人员伤亡63人、经济损失580余万元。
二、2017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全省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结合2016年地质灾害险(灾)情和省气象部门对2017年全省降水趋势初步预测,预计今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将呈增长趋势,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极端气候、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为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
三、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根据《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0年)》要求,2017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年度“三查”工作(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启动低山丘陵区、岩溶分布区1:5万地质灾害详查和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综合地质调查;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实现低山丘陵区设区市、县(市、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全覆盖;全年完成3个以上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积极开展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年内省财政安排资金实施3个以上地质灾害治理示范工程。
四、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一)重点防治区和防范期。
根据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现状和人类工程活动特点,2017年全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在南京、镇江、连云港中部、无锡宜兴和江阴北部、常州溧阳南部、淮安盱眙西南部以及南通崇川狼山等地的低山丘陵区。
。岩溶塌陷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在徐州市区和苏南等地的岩溶发育区;采空塌陷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在南京江宁、无锡宜兴、常州溧阳、徐州丰县、沛县和邳州西北部等地的地下采空区。
。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在无锡、常州、苏州、徐州丰沛等地的广大平原区、响水-灌南-涟水-阜宁-盐城市区-东台-如东-南通市区一线以东的沿海平原区;地裂缝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在无锡江阴南部地区。
2017年全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至9月的主汛期。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
通过汛前排查,全省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032个,按其主要灾害类型划分,滑坡450个,崩塌401个,地面塌陷93个,其它88个。其中,危害性较大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343个(见江苏省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汇总表),,,是我省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百姓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责任重于泰山,不容丝毫懈怠,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责任,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地质灾害防范、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要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落实防治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有人监测、有人巡查、有人预警,发生险
(灾)情能够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协助同级人民政府将有关防灾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员。各级气象部门要做好天气监测预报,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二)强化基础调查,夯实防灾基础。加快推进低山丘陵区、岩溶分布区1:5万地质灾害详查和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综合地质调查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安排部署,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成立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及专业调查单位组成的地质灾害详查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政府部门组织、专业队伍调查、群众广泛参与”的模式,组织实施地质灾害详查工作。低山丘陵区的县(市、区)要积极开展以有制度、有机构、有经费、有监测、有预警、有评估、有避让、有宣传、有演练、有效果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重点突破应急机构队伍建设和工作经费预算保障,确保年内完成3个以上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目标。
(三)落实防灾措施,提升应急能力。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