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快速记忆地理知识
今年全国有十八个省市加入“3+x”科目考试改革,我省是十八个省市中之一。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涵盖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分两卷。第Ⅰ卷为客观题,第Ⅱ卷为主观题,总共300分。地理成为我省自1993年后今年首次恢复高考科目。
依据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文科),地理考试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四部分。地理考试内容十分庞杂,地理知识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许多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地理演变过程等地理感性知识,以及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基本观点等地理理性知识,都需要记忆,这是地理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每个即将参加今年文科综合考试考生如何在有限的复而不忘,掌握一些“死”知识的记忆方法,以便从“死”知识里找到“活”门径,以下几种记忆方法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图示相关记忆法
运用地图不仅是地理资料的突出特点,同时也是记忆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像利用某些省区或忆,如山西省轮廓像平行四边形,黑龙江省轮廓像只天鹅,山东省轮廓似卧着的骆驼,法国轮廓像六边形,澳大利亚像不规则的凹字形,意大利轮廓像个女式高跟鞋等。在复习黄河知识时,用笔描绘黄河干流图,得出黄河形似“几”字的结论。
二、因果推理记忆法
提高地理记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掌握因果推理记忆法。有些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因果推理关系,用多环节的连续推理或逆向推理是记忆的有效方法。根据因果推理式的分析,可推出对流层的三大特征: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上冷下热),容易导致大气的对流运动,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内又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杂质,这些条件的同时具备,③造成复杂而多变的天气现象。再如“东亚季风的形成”可首先明确一月陆地上气温低、气压高,海洋上气温高、气压低,所以大气由气压高的大陆“吹”向气压低的海洋,即偏北风(冬季风)。再逆向推理,七月陆地上气温高、气压低,海洋上气温低、气压高,故大气由气压高的海洋“吹”向气压低的大陆,即偏南风(夏季风),如下图:
一月陆
七月陆
气温低
气压高
气温高
气压低
气温高
气压低
气温低
气压高
海
海
冬
季
风
夏
季
风
 
 
 
 
 
 
 
 
 
 
 
 
 
 
三、结构网络记忆法
地理理性知识如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基本观点等彼此之间常常有着各种内在的联系,因而挖掘这种内在联系,借助结构网络的方法,一目了然,帮助记忆,如影响气候因素的知识结构网络图如下: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
改变地面状况,进而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大气污染
城市的热岛效应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排入大气的氯氟烃,严重破坏臭氧层
排入大气的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
地形
洋流
大气环流所处气压带、风带不同气压各异
太阳辐射造成高低纬度热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