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关于教师的课程执行力.ppt

格式:ppt   大小:1,168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教师的课程执行力.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8/2/1 文件大小:1.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教师的课程执行力.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二期课改”的 当前形势与有效教学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赵才欣
2009/
——关于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二期课改”形势与有效教学
2
结果:
教师高兴
学生高兴
领导高兴
老外无话可说
案例回放
外国人看中国课
某市、某校、某班
教育局领导陪英美专家听课
一位头发花白的教师
教态从容、语言精炼
板书清晰、情感丰富
提问精到、回答踊跃
——教学互动热烈
——教学过程流畅
——目标达成理想
“二期课改”形势与有效教学
人材需求——培养目标
提供教育——构建课程
需要什么课程?
课程的现状?
需要改革什么?
设计新课程?
课程为何要改?——
3
美国东部第一课:亚当——西部第一课:“斧子”
“二期课改”形势与有效教学
我国近、现代的中小学课程改革
引进国外课程为主
课程本土化建设为主
仿日本
清末的
课程
学美国
民国的
课程
学苏联
新中国初期的
课程
封闭建设
六七十年代的
课程
开放建设
改革开放的
课程
4
“二期课改”形势与有效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的课程发展
改革历程
课程观
改革重点
主要标志
其他说明
第一次
(改革开放初期)
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和学科知识学****的系统性
改变语文教材成为语录、理科教材变成三机一泵等错误做法
建立了以严密、系统为特征的学科课程体系
课程教材出现深难重的问题,课程教材的学科本位倾向严重
第二次
(20世纪90年代)
强调降低难度、深度,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扩展知识面
改变课程教材深难重的问题,宏观上扩大了知识面、拓展了学****广度
对学****内容要求作分层次、明确性严格规定,教材教学要紧扣课程标准,控制深度和难度
在微观上仍存在面面俱到、知识点过多的问题
第三次
(进入21世纪)
强调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
在原来改革基础上,改变唯统一要求、唯课本知识、唯接受性学****方式等
对课程作更科学的结构化处理,实施课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学校和学生对课程有一定自主权
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之间有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不相适应问题,教研工作面临新挑战
5
“二期课改”形势与有效教学
上海的近两次课程发展
“一期课改”
1988—1998
“二期课改”
1998—
全国第七次课改
“一纲多本”
经济较发达地区使用
全国第八次课改
“一纲多方案”
教育改革综合实验区
6
“二期课改”形势与有效教学
上海的近两次课程发展
“两个改变、三个突破”的期望目标
学生、学科、社会兼顾的课程模式
“九年一贯、五四分段”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和“二一分段、高三分科”(三年一贯)高中课程
“两类课程、三个板块”的课程结构
“三线一面”和“三位一体”德育体系
7
“一期课改”(1988—1998)标志
“二期课改”形势与有效教学
上海的近两次课程发展
推出了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出台“民族精神教育纲要”和“生命教育纲要”
构建了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组成的功能性课程结构
发布了《改进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
编制《关于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指导意见》
8
“二期课改”(1998——)标志
“二期课改”形势与有效教学
上海的近两次课程发展
组织《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优化新课程实施》
实现面向全市中小学13万教师的全员培训工程,
实施以《学生成长记录册》为指标载体的新学业评价
参与国家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
参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探索科学的课程质量评价
9
“二期课改”(1998——)标志
“二期课改”形势与有效教学
当代课程改革的理念变化(1):
10
学生的有差别性
学生的可发展性
学生的新起点性
学生的欠稳定性
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