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文档名称:

税法第十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精].ppt

格式:ppt   大小:445KB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税法第十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精].ppt

上传人:yzhfg888 2018/2/1 文件大小:4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税法第十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二章税收征收管理法
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念、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等税务管理知识
理解税款征收、税务检查
掌握税收法律责任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税法制度的发展
第十二章税收征收管理法
学****目标
能力目标:
知道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内容
熟悉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等税务管理知识
会用税款征收、税务检查和税收法律责任的理论分析案例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概念:税收征收管理是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指导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对日常税收活动进行有计划地组织、管理、监督、检查的一项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是有关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税收征收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结构:
《税收征收管理法》由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法律责任几个方面的法规构成.
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一、税务行政主体——税务机关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二、有关单位和部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第二节税务管理
二、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种法定制度。它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是征纳双方法律关系成立的依据和证明,也是纳税人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
(一)开业税务登记
(二)变更、注销税务登记
(三)停业、复业登记
(四)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五)税务登记证的作用和管理
(六)非正常户处理
第二节税务管理
二、税务登记
(一)开业税务登记
1、纳税人:
(l)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①企业,即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或组织
②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
③个体工商户。④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2)其他纳税人。不从事生产、经营,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除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以及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税以外,都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第二节税务管理
二、税务登记
(一)开业税务登记
2、时间地点;
(l)对已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
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2)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纳税人,除国家机关和个人外,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第二节税务管理
二、税务登记
(一)开业税务登记
2、时间地点;以下几种情况应比照开业登记办理:
(l)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领取扣缴税款登记证件。
(2)跨地区的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注册税务登记。
(3)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交承包费或租金的承包承租人,应当自承包承租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其承包承租业务发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征及副本。
(4)对外来经营的纳税人(包括超过180天的),只办理报验登记,不再办理临时税务登记。
(5)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自项目合同或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