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谈谈陶渊明的田园理想
李淑芳
论文摘要:陶渊明的田园诗开创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所推崇。他作为魏晋时期最著名的诗人、隐士,有着独特的人格和艺术魅力,他是写田园诗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个把农村景物写进诗的有名作者,尽管在当时他的诗不受人重视,人们所称道的只是他的人格,在宋朝时他的田园诗才真正被苏轼等人所重新“发掘”、所“欣赏”,所进行“再评价”,但也无妨他的田园诗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地位。田园诗是陶渊明表达心中理想的产物。
本文从陶渊明的诗歌分析入手,论述他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田园理想以及他的文学造诣和成就。
键词关:陶渊明;田园理想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歌创作的第一人,他的田园诗至今仍有着很高的的价值,在如今这个资本主义、消费主义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在人人把自己的心放在“高楼大厦”最深的角落的生活中,不难发现陶渊明的田园诗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认识心灵深处真正的自我。陶渊明的田园诗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单纯质朴的农业社会,没有纷争,人人自食其力……
一、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作为田园诗的开山鼻祖,陶渊明自然是喜欢亲近自然的,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又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那时他还是在朝为官的,却总是不网田园风光,想要去过平凡的老农生活。
况且他又“生平保持陶氏世传之天师道信仰,虽膺服儒术,而不归命释迦也”, ①所以他一直喜欢那种悠然自得的农业生活。在彭泽辞官后,陶渊明开始在农村过着闲适的生活,每天面对着最真实的自然风景,南山、菊花、桑麻,甚至是耕作的工具,无一不与诗人敏感的心灵发生着密切的交流,于是诗人在自然的感染下写出了很多的诗作。这就是陶渊明写田园诗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内心有些(桃花源式的)理想和对社会(或狭义的官场)的不满需要寄托,诗也成了他的手段之一。因此,“诗人对自然物的描写,更多地是一种借物喻己、托景言志的修辞形式。”②。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
什么是“田园诗”?简单来说田园诗就是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主要以田园风光、农家耕作为题材,来描写隐居田园生活和作者心态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大家普遍认为陶渊明是“田园诗”这一流派的开创者,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
到今天为止,陶渊明的文学作品从数量上来看并不多,其中占主要部分的诗作约有120多首,除少数四言诗外,大多为五言。陶渊明的诗作粗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另一类则是自创新意,描绘讴歌田园生活景象的田园诗,因其影响深远,也最具有文学价值,所以后人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其实,这种划分也并不严密,在咏怀诗中,虽有慷慨豪放之作,如《咏荆轲》《读山海经十三首》《杂诗十二首》等一些篇章,但是由于陶渊明的社会观与人生观都是以自然为核心,因此使不少咏怀之作寄怀于田园,而田园诗对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样也蕴含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田园生活经诗句高度纯化、美化,成为作者回避痛苦世界的精神归宿。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以《饮酒二十首》其五最为著名,可以称为代表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田园之作,用简单的文字语言描写了作者的心态。只要心境旷远,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