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早操》教学反思
我这次有幸参加镇小学语文一年级修订教材研训活动,更幸运的是有机会作为执教者展示一节研讨课,本次研讨课的课题是《早操》,它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八单元中的一首富有儿童情趣且韵律和谐的儿歌。所需课时为两课时,执教者上的是第一课时,现就本节课作以下反思:
本节课执教者尽量让孩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课文,把识字和朗读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孩子们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朗读实践中熟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
导入新课时,我首先播放与本首儿歌紧密相关、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广播音乐《七彩阳光》,以此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从而揭题,孩子们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充分朗读,读中感悟。
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理解课文内容。当然,朗读还要注意有一定的层次性。经过几次试上,执教者发现这首儿歌对于刚入小学几个月不到的孩子来说,还算比较长,能够正确、顺畅地读不那么容易,于是基于学情出发,执教者通过让孩子听录音后听准字音,再老师带读,学生认识生字词,接下来同桌互读,交流汇报新认识的生字词,通过多种形式充分朗读,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使识字与感知课文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文过程中逐渐认识生字。同时,在孩子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从文——句——词——字循序渐近地识字,最后集体读,巩固识字。当孩子同桌互读时,每个孩子都乐于互助学习,他们靠近,竖起小耳朵,小手指指着书本,专心致志地互读给同桌听,遇到同桌不会的及时给予帮助,读错的给予纠正,看到这一道“亮丽的风景”时,那一刻突然很感动,其实教育的意义就在于看到一群孩子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也适时让孩子同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集中识字,指导书写。
在集中识字环节,执教者通过出示课文重点词语,再让孩子合作拼读,接着指名拼读,但由于借助拼音读字对于孩子来说难度较大,所以在这一环节,很多孩子都不能很顺畅地拼读出来,执教者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角度,虽已经学过声母、韵母,但借助拼音识字并不是现在一年级孩子识字的主要方法,应通过熟字带拼音,先出示字,再让孩子试着拼读,教学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同时由于孩子对词语、生字的读还不够,老师在进行集中识字教学效果较不理想,环节节奏不够紧凑,造成设计中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没有落实,这是非常大的遗憾。
本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
如一年级课堂本应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