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糖尿病患者需要
自我血糖监测
目录
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用药时血糖监测方案
常见的血糖监测类型
自我血糖监测监测内容:餐前/空腹、餐后2小时、睡前、夜间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3卷第4期:62-72
反应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清白蛋白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
连续监测3天血糖
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HbAIc)监测
餐前/空腹血糖的意义
了解前一天的用药情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年1月第20卷第1期:s1-s37
胰岛素
糖
了解胰岛的基础功能
当血糖水平很高时应首先关注空腹血糖水平
在其他降糖治疗有低血糖风险时(用胰岛素促泌剂治疗且血糖控制良好者)也应检测餐前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意义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年1月第20卷第1期:s1-s37
在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能达标者可通过检测餐后血糖来指导餐后高血糖的治疗
反映进食与使用降糖药物是否合适
了解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储备功能
β细胞
胰岛素
?
?
了解睡前血糖控制情况
睡前血糖的意义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年1月第20卷第1期:s1-s37
β细胞
胰岛素
葡萄糖
避免夜间低血糖
反映胰岛素β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
夜间血糖的意义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年1月第20卷第1期:s1-s37
如果空腹高血糖应监测夜间血糖
判断夜间血糖一直在高还是凌晨时候才高
特别在出现了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时应监测夜间血糖
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
不同时段监测血糖的适用人群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年1月第20卷第1期:s1-s37
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者
睡前血糖监测: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
餐前血糖监测:
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血糖仍不能达标者
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1
2
3
不同时段监测血糖的适用人群
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夜间血糖监测:
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4
5
6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3卷第4期:62-72
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应检测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
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
血糖达标前:每3个月检测1次
血糖达标后:每6个月检测1次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3卷第4期: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