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104.pdf

格式:pdf   大小:37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104.pdf

上传人:生栋 2024/9/13 文件大小:3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104.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104 】是由【生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104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1题1、广告利用了哪些学忆规律?2、简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3、请列表比较认知行为治疗与心理动力性治疗方法的异同。4、简述MMPI-2的效度量表的原理。5、举例说明什么是刻板印象威逼?6、举例说明纵向和横断讨论结合起来的优点。7、请简述解释水平理论的建构规律。8、请结合霍兰德(Holland)职业爱好理论的内容和基本原理。谈一谈该理论对个体生涯进展和企业员工管理的意义和作用。9、请列举说明在什么状况下必需使用非参数检验,而不是参数检验?二、论述题每小题2分,共1题1、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中的偏差有哪些?请分别解释。2、据教育部比较保守的估量,中国目前有超过2000万以上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超过1年,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试分析留守经受对于青少年的学习成长、职业生涯进展会存在何种影响?请设计讨论来证明你对这个问题的观点。13、请思索如何讨论查看答案【二、论述题】1(1)社会知觉的含义: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由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包括担当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大事等)所形成的知觉。人对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其与自己的相关程度不同而有强有弱、会随个人的心情状态不同而不同,同时社会知觉具有选择性和完形性。(2)社会知觉中的偏差:由于知觉对象的简单性、知觉者的主观性以及知觉者加工信息力量的有限性等因素,人们会产生偏差。①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依据最先接收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这种最先接收到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剧烈影响。②近因效应:人们最终所接收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③信念固着偏见:人们一旦对某人形成了某种第一印象,以后不仅难以转变,他们还会查找更多的信息或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④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肯定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⑤乐观性偏差: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做出乐观的、确定的评价。⑥证明偏差:在认知证明偏差中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明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人们依据社会刻板印象去评价个体也是要证明个体与其头脑中既存的图式是相吻合的。在行为证明偏差中人们对某人的社会行为总有肯定的图式,这种既有的图式会使该人交往时做出符合图式的行为,使得其行为表现符合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⑦后视偏差:人们在回忆2自己的推断时,倾向于认为其推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它是一种真正的记忆歪曲,说明个人在社会知觉中不由自主地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⑧虚假全都偏差:人们存在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推断及行为普遍性的倾向。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推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当遇到彼此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⑨自我中心偏差:人们经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有时人们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而有时虽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更重要。⑩自我服务偏差:人们经常对自己的良好行为实行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倾向。自我服务偏差包含自我中心偏差,是个体对自我知觉的一种偏差。2(1)留守经受对青少年的影响①学习成长方面有留守经受的儿童在缺少父母陪伴的状况下长大,因此在面临许多冲突和困难时,青少年本身都必需独自去解决,这有利于形成独立意识和独立观念,然而青少年还处于心智进展不成熟的时期,其成长学习需要父母长辈的伴随和引导,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期间,青少年极易受到身边环境中担心定因素的影响,荒废学业,由于没有父母的直接期盼而简单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没有形成亲热的依恋关系,缺乏平安感,很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与身边的同学发生冲突。此外,抵抗心理是青少年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共性心理特征,青少年心情波动较大,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产生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的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渐渐减弱。留经守受对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来讲,可能意味着更大程度上信任感和依恋的缺失,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自我同一3性的形成,同时更易导致成瘾行为(吸烟、网络嬉戏等)和内部失调等一系列心理社会问题。②职业生涯方面有留守经受的儿童很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其职业生涯的长远进展极为不利。极度缺乏平安感,难以四周人形成亲热的情感联系,在组织合作方面会有不少的欠缺,但同样会由于父母不在会形成独立自主的决断精神,不过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也会使他们难以吸纳别人的看法。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若青少年经受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便能在特定环境中获得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并将对“我是谁”、“我将来的进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有明确的主观感受和意识。留守经受将减缓或封闭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如果没能准时获得自我同一性,青少年便会产生同一性混乱,对有关自己将来的进展方向、职业类型或人生规划没有达到一个明确的熟悉,将不利于个体日后的进展。(2)讨论设计采纳纵向讨论的方法,对部分留守儿童和父母陪在身边的正常儿童进行长时间的讨论分析,每隔一年对他们的学业成果,人际交往状况以及生活态度观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他们在以上的门类中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在跟踪的青少年成年后,对比他们在职业生涯进展上所存在的差异,比较两种儿童的职业生涯进展是否有显著差异。3风险偏好的概念建立在风险容忍度概念基础之上,指个体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情愿接受的风险的数量。不同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是存在差异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风险回避者、风险追求者和风险中立者。要探究“感恩”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应当以“感恩”的不同水平作为自变量,“风险偏好”作为4因变量,以此来探究二者间的关系。试验设计的步骤如下:(1)讨论假设:“感恩”水平较高的个体倾向于做出回避风险的选择,“感恩”水平较低的个体倾向于做出追求风险的选择。(2)试验设计类型:单因素被试间设计(3)自变量:“感恩”水平(两个水平:高“感恩”水平个体;低“感恩”水平个体)。因变量:个体行为的风险偏好(4)主要的掌握变量:①被试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比例均衡,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随机选取、随机安排;②试验者效应和被试的要求特征:通过双盲法加以掌握;③试验组和对比组的试验环境,如空间大小、温度、灯光等保持全都:采纳恒定法加以掌握;两组被试④观看的影片时长保持全都:影片时长均为15分钟;⑤两组被试观看影片完毕之后所做的风险决策任务要相同。(5)主要的试验步骤:随机选取某一上市公司,通过测试筛选出具有“风险中立”特征的公司员工60人,男女各半。将60名员工随机安排到A、B两个组中,每组男女各15名。讨论者将两组被试分别带入两个房间,A组被试观看一段15分钟的有关“感恩”主题的影片,激起他们的感恩心情。B组被试观看一段15分钟的中性主题的影片。观看完毕,分别让两组被试完成一个相同的风险决策任务,记录每个被试的风险决策类型。最终统计A、B两组被试各风险决策类型的人数,比较两组被试的风险决策类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6)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7)预期结果:若试验组(A组)被试在激起“感恩”心情之后对风险决策任务均做出了风险回避的选择,而对比组(B组)的被试对风险决策任务均做出风险中立的选择,且两组被试的决策结果之间存在显著5差异,说明“感恩”水平较高的个体倾向于做出回避风险的选择,“感恩”水平较低的个体倾向于做出追求风险的选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