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节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
考纲呈现
目标导航
生态环境保护
,各种生态
问题的类型、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
危害,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
生态环
境问题
形成原因
危害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森林
破坏
气候变化、森
林火灾等
滥垦、滥伐、超出了
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洪水频繁、水土流失加剧、
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
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
草地
退化
气候干旱、降
水减少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载畜量下降,严重时使整
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引
起土地沙化和盐渍化,使
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考点 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3
生态环
境问题
形成原因
危害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湿地
干涸
沉积物充满
湖沼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
围海造陆、环境污染、
引水灌溉、河流改道
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
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
减少等
生物多样
性减少
物种都有一
定的寿命
人类的狩猎和采集,
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
的破坏
恶化人类生存环境,威胁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续表)
4
【典例 1】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之一。1998~2006
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 11 次。读图 21-2-1,请分析甘肃民勤
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图 21-2-1
5
提取信息:民勤:①位于沙漠边缘地带;②北面有高山,
南面有山脉,地势较低;③沙尘暴频发;④位于冷空气南下的
路径上。
思路整理:根据沙尘暴产生的条件→沙源和大风→结合提
取信息→联系民勤的地理位置→从时间和空间分析。
答案: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
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
路径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
6
1.(2013 年江苏卷)2013 年 3 月 8~9 日,沙尘天气横扫我
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图
21-2-2 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21-2-2
7
(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 地与 b、c 两地相比,a 地沙尘更
强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尘天气对 b 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
(3)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
)(双选)
(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提取信息:试题采用考生熟悉的环境问题为材料,沙尘天
气影响范围示意图,可知沙尘暴主要影响区域在西北、华北地
区,a 处于塔里木盆地区域。
思路整理:试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差异、沙尘暴形成条件、
沙尘暴对农业的影响、防治措施以及关注环境问题的责任。
答案:(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
(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
(3)AC
(4)关注生态问题,参与防风治沙宣传活动;开展募捐活动等
9
生态环
境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
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
新疆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
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
合理放牧、实行休渔制度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华北干旱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
考点 2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措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