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课题名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院系
年级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课题设计
目的与
设计意义
课题设计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一般储存的基本概念及存储结构.
(2)利用线性表的一般储存对学生成绩进行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插入、删除、排序等功能。功能上要以菜单选项形式体现出来,可以与用户良好的交互。
(3)通过本次设计型实验,使我们在学习完C、数据结构等课程基础上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做一个总结与回顾。
2、课题设计意义:
(1)利用线性表的一般储存具有较强的可应用性和实践性,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但我们可以独立思考,而且还可以查阅各种资料。
(2)通过该课程设计,使我们对老师课上的讲述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们学有所思。
(3)将线性表的一般储存应用到具体生活中,使我们了解了数据结构这一门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 1
1
1
1
1
2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2
3、系统设计方案 3
: 3
、系统模块: 3
4、数据结构描述与定义 4
: 4
: 5
、程序架构图 5
、程序流程图 6
5、程序设计语句 7
6、程序实现 10
6、2 输入学生信息 11
6、3 插入学生信息 11
6、4 排序 12
6、5 删除学生信息 12
7、结束语 13
8、参考文献 13
1、课程设计任务
本课程是继《数据结构—用C语言描述》课程之后,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知识,结合实际系统运用C语言进行系统设计以及调试,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利用C语言进行综合系统设计的实践技能。
学C语言程序设计已有1学年了,对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平时虽然也做过一些练习,也看了不少程序从而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和编程经验。但是对于有些功能强大的软件还是没有尝试过能否编得起来。所以决定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再加以拓展,利用4个半天时间编个主题明确、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中小程序,以提高自身的编程水平与上机调试技能。
(主要介绍设计的任务,为什么要设计,设计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设计目的:(1)基本掌握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程序设计问题
程序功能:(1). 学生基本信息及成绩所选科目成绩的录入。
(2). 基本信息的查询(分系、班级;分科目)与修改。
(4). 对所开课程的成绩分析(求其总成绩);
(5). 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排名;
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通过调查,要求系统需要有以下功能:
⑴界面清晰,易于操作;
⑵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
⑶从学生、教师、管理员三个界面对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
⑷能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成绩;
⑸能对各班级信息进行录入修改;
⑹能按班级输出学生的成绩;
经济上可行性:
1、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省下劳动资源和劳动力;
2、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理员能够方便的对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
3、本系统可以提高隐私保护程度,使学生教师等信息文档更加安全;
所以,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技术上可行性:
ess作为本系统的数据库,它是一个支持多用户的新型数据库,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数据量需求。学校的硬件建设也为新系统提供了硬件的支持。
综上所述,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技术上和硬件设备上的条件都是满足的,
因此,它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专业等。试设计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功能:
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学生信息录入功能(学生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
学生信息浏览功能----输出
查询、排序功能----算法
按学号查询、按姓名查询
学生信息的删除与修改
3、系统设计方案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录入
修改学生信息
查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