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4/9/19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尚勇敏,宓泽锋(,上海200020;,浙江杭州310014;,浙江杭州310014)面对全球气候危机,世界各国和地区越来越关注如何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以实现绿色经济复苏。然而,低碳技术创新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长周期、高风险、低投入产出效益以及双重外部性等特征,使得企业和区域缺乏独立开展低碳技术研发的积极性[1-2],加强区域间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成为优化低碳技术资源配置、缩小技术差距和实现绿色经济增长的关键途径[3]。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以来,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广泛讨论的话题,大量学者积极呼吁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实现绿色经济增长[4],并指出在国家间完全共享低碳技术时,低碳技术转移可以减少约40%的全球累积碳排放量[5]。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产业、人口和科技的重要集聚区,近年来积极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但低碳技术跨区域合作水平依然不高,大量城市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网络中相对边缘化[2],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并未带来预期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欠发达地区碳排放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区域发展的“绿色鸿沟”依然存在[6]。可见,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复杂性。为了探寻这种复杂性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学者们从技术吸收能力、区域创新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7]。值得注意的是,低碳技术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模式的差异可能导致其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存在异质性。相关研究将创新合作模式分为联合研发与技术引进,前者强调围绕某项技术项目展开联合研究与开发,通过合作双方知识溢出实现创新能力提升;后者强调专利、技术设备等引进,实现技术弥补与技术赶超[8]。联合研发与技术引进是低碳技术创新合作的两种重要方式,但学术界长期忽视对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方式异质性导致绿色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的关注。有鉴于此,有必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影响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如何?低碳技术创新合作能否促进绿色经济增长?不同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方式对绿色经济增长效应有何种差异性影响?作者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以期为长三角地区寻求有效的低碳技术创新合作路径,以及为绿色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提供理论与决策支撑。1文献综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1年发布的《绿色经济报告》指出,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绿色经济意味着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更可持续地增长,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OECD将绿色经济增长定义为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自然资产继续提供环境资源和服务,这一概念也得到大量机构、学者的认同。学者们对绿色经济增长进行了评估,并总体上包括三类:一是单要素指标,如碳排放强度等,但这忽视了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对能源要素的替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纳入资本、技术、能源环境等要素,构建绿色索洛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9];三是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同时考虑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运用谢泼德距离函数(SDF)、方向距离函数(DDF)、数据包络模型(DEA)等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是极其复杂的过程,绿色经济增长也受到诸多复杂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大量学者从资源禀赋[10]、能源消费[9]、人力资本[11]、金融支持[12]、政府规制[13]、全球化[14]等不同视角探讨了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其中,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绿色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15],技术进步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还可能影响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被认为是提高绿色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16]。尽管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技术进步可能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这也被称作“回弹效应”[17];但低碳技术在绿色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受到普遍认可,IEA[18]认为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在理论上可以为60%以上的碳减排目标做出贡献。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与绿色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热点。由于低碳技术创新资源分布高度不均,不同地区在技术创新周期中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形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鸿沟”[19]。学者们也普遍呼吁必须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以缩小区域技术差距,发挥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上的关键作用,减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负面影响[20]。然而,学术界对于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是否促进绿色经济增长也存在争论。支持者认为,低碳技术合作是促进绿色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那些积极推动低碳技术转移的国家和地区,其低碳技术要素丰富度和绿色经济增长能力也会普遍提高[21-22]。技术转入地企业通过低碳技术转移,为当地进行新技术推广应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低碳技术本地研发与跨区域转移[23]。持批评态度的学者认为,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仍是一个政治性议题,低碳技术跨区域合作仍然不充分,用货币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估值,可能形成少数资本力量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控制,导致对生态环境及其他群体的损害;同时,当前低碳技术创新合作系统性政策制度设计仍然不足,也使得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24]。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大量学者发现,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方式差异将导致绿色经济增长效应的异质性。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方式通常包括技术转移、联合研发、外商投资、技术援助等。对于技术转移,孟望生等[25]认为大部分地区由于技术引进匹配度、消化吸收能力、引进技术偏向等原因,难以将技术引进转化为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Teng等[26]比较了不同技术引进来源对能源强度降低的影响,发现国外技术引进有助于降低工业部门能源强度,而国内技术引进的影响则不显著。外商投资作为技术转移的重要形式,其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存在争论,周杰琦等[14]认为,FDI对绿色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与阻碍双重作用,但总体上影响不显著。Ockwell等[27]肯定了FDI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但这受环境规制、金融信贷政策、本地知识基础、知识产权等的影响。对于联合研发,侯建等[28]认为外部研发合作作为外部知识源化对工业绿色增长有正向作用,但存在地区知识积累门槛特征,当知识积累突破临界,外部研发合作对工业绿色增长正向效应逐渐减弱。Milani等[29]指出,能源技术专利合作将有助于产生更高质量、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成果,进而显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此,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讨论和验证。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探讨了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但对其理论机制缺乏深入探讨,尤其缺乏对不同创新合作方式的复杂性绿色经济增长效应的解释,且研究较为分散,忽视将不同创新合作方式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同时,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国际、国家尺度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对长三角这类城市群的关注仍然不足。基于此,该研究利用2005—2019年长三角41个城市面板数据及低碳技术专利合作与专利转让数据,分析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试图在以下方面进行拓展:①研究视角上,将不同类型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方式、绿色经济增长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弥补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②研究数据上,引入低碳技术专利合作与专利转让数据,并结合公开统计数据,分析低碳技术创新合作的特征及其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③研究方法上,运用GIS可视化方法刻画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格局,并构建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对低碳技术创新合作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2理论机制新古典经济增长认为,创新与增长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经济长期增长水平[30],大量研究都为其提供了实证支持[31]。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组织间的知识溢出越来越成为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来源的基础[32]。为解释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Huggins等[33]学者提出网络资本概念,以探讨知识溢出形成的创新网络是否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以及何种类型的网络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34]。低碳技术创新对创新网络具有强依赖性,为了获得复杂和新颖的技术知识,企业和地区积极寻求跨区域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提升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以实现绿色经济增长。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具有多种类型,相关研究将合作模式分为联合研发与技术引进。为此,聚焦低碳技术联合研发、低碳技术转移两种创新合作方式,探讨不同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方式对绿色经济增长作用的差异。低碳技术联合研发是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低碳技术联合研发有助于合作方建立创新关系网,与其他创新主体进行整合互动,通过彼此联系合作形成创新示范效应,通过低碳技术知识共享形成创新溢出效应,通过降低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以及创新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创新协同效应。同时,低碳技术联合研发将促进创新协同、知识内化与利用,为区域绿色经济增长提供技术基础。低碳技术转移是技术积累和较短时间内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低碳技术转移有助于欠发达地区降低创新成本、规避创新风险、克服技术壁垒[35],通过“引进—吸收—扩散—再创新”实现本地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提升[36]。而技术转入地的技术吸收能力是低碳技术转移效果的关键因素[7],也影响了外部低碳技术能否转化为本地绿色经济增长能力。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是低碳技术进步和绿色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从作用机理上看,绿色技术创新合作通过吸收、内化、协同,促进技术进步;进而通过改变要素边际生产率或要素间替代弹性,导致要素结构发生变化,提高绿色经济效率[37]。从作用效果上看,绿色技术创新合作将优化低碳技术结构,促进低碳技术水平提升,进而促进能源结构转型、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等[38],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下降,弱化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直接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同时,绿色技术创新合作将促进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使合作方更好地嵌入低碳技术创新网络,获取外部低碳技术,间接地促进绿色经济增长。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复杂性,还受到诸多区域环境的影响。其中,能源结构、政府规制、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等区域环境因素对区域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水平及其绿色经济增长效应有着重要影响[39-40]。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影响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能反映技术知识在组织间的共享与转移,成为研究创新网络的重要数据源[41],进而得到大量学者使用于刻画创新网络结构。该研究主要采用专利合作与专利转让来表征联合研发与技术转移事件,专利合作与转让数据来源于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服务网站。首先,采用OECD发布ENV‐TECH的CPC专利分类号,获取低碳技术专利分类号、申请人、专利名称、申请日期、法律信息事件、所在城市等基本信息,根据研究需要,剔除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个人申请专利信息,以及信息不详等异常数据。由于理论上自申请到授权存在18个月的审核期,为保证数据完整性,主要提取2005—2019年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数据。其次,根据专利根据申请人、法律信息事件分别提取专利合作、专利转让信息,如申请人为A和B,则表示A和B开展联合研发;如专利转让人、受让人中若有多个参与人,则视为多个转让、受让人之间均存在转让联系;若转让人为A,受让人为B、C,则认为A与B之间、A与C之间均存在转让关系。通过以上方法共获取联合申请专利28293次、技术转移73920次。再次,对低碳技术专利进行空间信息挖掘和地理信息匹配,主要考虑长三角41个地级以上城市,依据各城市邮政编码与专利申请人地址进行匹配,获取专利权利人的地理空间信息,构建2005—2019年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合作空间数据库。其他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城市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等。,越来越多的学者建立全球生产网络、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系统等网络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紧密关系[34]。从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影响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可知,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方式异质性、区域环境异质性可能导致绿色经济增长效应的差异。为此,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基础上,引入网络资本理论,构建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效应估计及影响逻辑分析的计量模型,建立OLS模型如下:式中:GEE为被解释变量,表示绿色经济增长效率,LCTC为低碳技术联合研发,LCTT为低碳技术转移,Control为一组控制变量,α0为常数项,α1、α2和γ分别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待估参数,μi为个体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考虑到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及绿色经济增长效应具有空间依赖性,引入空间自回归模型,将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权重矩阵形式体现在空间自回归面板模型中,基本模型构建如下:式中:β0为常数项,β1、β2为解释变量的待估参数,η为空间自回归系数,Wi为采用城市间空间直线距离构建的41×41的空间矩阵,且对矩阵采取标准化处理,公式为:式中:n是矩阵行列数,即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41;w?ij是矩阵W中第i个城市与第j个城市间的空间距离,w?ik是矩阵W中第i个城市与第k个城市间的空间距离。(GEE)。参考OECD的绿色经济增长内涵,绿色经济增长可被定义为经济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并实现碳排放量及其环境影响持续降低的过程,表现为经济规模增长、要素结构优化、环境影响降低。DEA模型是测度经济增长绩效的重要模型,Tone在其基础上,提出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考虑了投入产出松弛性问题,以及非期望产出的绩效值,文章选取SBM模型进行绿色经济增长绩效指数测算。SBM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更能体现绿色经济增长的本质,进而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采用。SBM模型的基本原理为:式中:ρ*代表绿色经济增长绩效;s-、sg和sb分别表示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松弛量;m、s1和s2分别是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指标数量;x、yg和yb分别是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值;λ为权重向量。目标函数ρ*是关于s-、sg、sb严格递减的,并且0≤ρ*≤1。当ρ*=1时,即s-=0,sg=0,sb=0时,决策单元完全有效;当ρ*<1时,说明决策单元效率需要改进。为测度绿色经济增长绩效指数,作者构建了包含投入要素、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生产可能集。资本投入(K)用各城市历年资本存量表征,采用永续盘存法(PIM)计算,基本公式为Kt=Kt-1(1-δt)+It;其中,Kt是t期资本存量,Kt-1是t-1期的资本存量,It是t期的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以2000年为基期,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减。参考张军等[42]学者研究,2000年资本存量采用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10%所得,%。参考谢婷婷[12]、范丹[13]等的研究,采用年末从业人员数量表征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直接表现是GDP增长,这是生产可能集的期望产出,并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平减。由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该研究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绿色经济增长绩效评价指标选择如下(表1)。。为了分析不同创新合作方式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进一步将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分解为低碳技术联合研发(LCTC)和低碳技术专利转移(LCTT),分别用低碳技术专利合作数量、低碳技术专利转让数量表征。从低碳技术专利合作量、低碳技术专利转让量的描述统计看,长三角地区低碳技术专利合作及专利转让数量总体较小,大量城市在部分年份的合作量或转让量为零或零附近,仅有少数城市部分年份的合作量或转移量相对较多(图2a、图2b)。作者通过ArcGIS进一步刻画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空间结构。从低碳技术专利合作网络看(图3a),长三角低碳技术专利合作网络发育程度总体较低,且空间不均衡,呈现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星芒状”结构;同时,长三角低碳技术专利合作网络具有明显的等级层次性、“强—强联系”特征,专利合作主要产生于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等创新能级接近的城市间,高能级城市间合作概率远大于其他城市,其他城市更多与邻近高能级城市开展联合研发。从低碳技术专利转让网络看(图3b),长三角专利转让网络发育水平更高,呈现出邻近性与等级性兼具的特征,跨创新能级城市间的创新联系明显更多。长三角低创新能级城市借助专利转让网络,加快融入专利合作网络是提升本地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图2长三角低碳技术专利合作及专利转让数量频率分布图3长三角低碳技术专利合作及专利转让网络空间结构为直观呈现低碳技术专利合作数量(LCTC)、低碳技术专利转移数量(LCTT)与绿色经济效率(GEE)的关系,分别对其取对数,将GEE分别与ln(LCTC)与ln(LCTT)制作散点图,图4a和图4b中的趋势线均向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这一结果初步说明,样本期内长三角各城市低碳技术专利合作数量与低碳技术专利转让数量与绿色经济增长效率存在正相关,即低碳技术专利合作与低碳技术专利转移可能会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主要选择如下控制变量:①能源消费。能源消费是影响绿色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于城市层面历年能源消费量数据缺乏,而电力消费与能源消费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且电表自动记录消费数据也更为准确[43],借鉴李江龙等[44]的研究,采用电力消费数据作为能源消费衡量指标。②政府规制。政府规制尤其是政府科技支出对低碳技术联合研发、低碳技术转移转化为本地绿色经济增长能力具有重要支撑;同时,科技支出比重也反映了当地的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45]。③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也是重要的低碳技术转移方式,为当地带来外部先进低碳技术,进而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大量学者发现FDI技术效应对于碳减排和绿色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46]。④经济发展水平。大量研究表明低碳技术创新合作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借鉴Peng[47],将人均GDP作为控制变量。⑤人口密度。人口因素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多重影响,较大的市场规模对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有正向促进[45],而人口密度过高可能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48];借鉴上述及其他学者研究,将人口密度作为控制变量。变量指标及解释见表2。表2变量解释为减小指标间的异方差,首先对各指标进行取对数处理,由于个别指标存在0值,因此采用以下公式:lnx=ln(1+x)式中:lnx表示数据x取对数后的值,x表示需要取对数的数据。进而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3),经过计算,各指标间均在1%显著水平上相关。,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得到了初步的验证(表4)。面板OLS的回归结果如下:解释变量中,低碳技术联合研发(LCTC)和低碳技术转移(LCTT)对绿色经济增长绩效(GEE)的回归系数分别在混合效应、随机效应、固定效应中均显著为正,说明低碳技术的转让与合作均有助于提升绿色经济增长绩效。从两个变量回归系数比较看,低碳技术联合研发的回归系数高于低碳技术转移,说明低碳技术联合研发对长三角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更明显。能源消费(ENER)在混合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中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反映能源消费量对于绿色增长绩效提升具有负向作用。政府规制(GOV)在混合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当前政府科技支出对于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并促进绿色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混合效应和随机效应下不显著,在固定效应下的系数为-,难以反映外商投资对于绿色经济增长绩效提升有积极作用。经济发展水平(ECON)和人口密度(POPU)在混合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中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水平有助于绿色经济增长绩效提升。,为验证长三角绿色经济增长绩效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性,该研究对2005—2019年长三角绿色经济增长绩效(GEE)的全局莫兰指数进行测算。见表5,除2005、2006年Moran’sI的P值不显著以外,2007年以后均显著为负,且Moran’sI的值随着年份的推移不断减小,反映长三角绿色经济增长绩效值空间负相关性不断增强。以上整体上反映出,长三角绿色经济增长绩效值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需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进行测度。表5历年绿色经济增长绩效的Moran’sI指数为进一步分析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Lesage等[49]的理论,文章采用空间面板自回归(SAR)模型对其进行测度和效应分解,分析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及各影响因子对绿色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某影响因素变化对本地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间接效应是本地区影响因素变化对邻近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表6)。从空间面板自回归结果看,低碳技术联合研发与低碳技术转移对绿色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证实了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有助于长三角地区要素结构改善、经济规模增长以及环境影响降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以及碳达峰、碳中和整体目标实现必须要加强跨区域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增强长三角各地绿色经济增长能力。从两种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方式看,低碳专利联合研发相较于直接进行技术转移更有利于推动长三角绿色经济增长,长三角在推进低碳技术转移的同时,需要强化跨区域联合研发,促进低碳技术协同、内化,并转化为各地低碳技术内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能源消费(ENER)的系数显著为负,而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加强能耗、碳排放控制是绿色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政府规制(GOV)的系数显著为正,当前政府规制对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促进绿色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其与绿色经济增长对政府规制具有强依赖性。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系数显著为负,反映出长三角地区FDI及所带来的技术、资金等,由于匹配程度、消化吸收能力、技术偏向等原因,没有形成能够促进绿色经济增长绩效提升的低碳技术进步,甚至可能出现将长三角地区作为资源供给地、“污染天堂”等现象,阻碍了中(ECON)对绿色经济增长总体具有正向作用,但在效应分解上不显著,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与绿色经济增长同步、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是当务之急。人口密度(POPU)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人口不仅反映了人力资本水平,也是低碳技术流动的载体和低碳技术吸收转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对于绿色经济增长发挥关键作用。表6空间面板自回归(SAR)模型回归结果从效应分解看,各变量间接效应回归系数均为直接效应的2倍以上,说明邻近地区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本地绿色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也进一步反映了绿色经济增长强调整体性和区域协同。由于低碳技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相较于其他技术更容易实现邻近地区知识溢出,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突破了本地尺度。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长三角技术创新合作与转移、人口流动、货物流动和产业跨区域迁移等将更加频繁,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也持续增强,长三角需要把握低碳技术创新合作特征规律,构建区域一体化下的低碳技术创新合作网络,推动长三角地区绿色经济增长整体目标顺利实现。,文章采用二步差分GMM和二步系统GMM方法来进一步估计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设定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绿色经济增长绩效(GEE)的1阶滞后变量为工具变量,根据变量含义和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设定经济发展水平(ECON)和人口密度(POPU)为内生变量,并设定这两个内生变量的1到3阶变量为工具变量。表7的结果显示,绿色经济增长绩效的滞后一阶项(),说明绿色经济增长绩效受到前期增长绩效的显著影响。核心变量方面,绿色低碳技术联合研发数量(LCTC)和绿色低碳技术转移数量(LCTT)对绿色经济增长绩效(GEE)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绿色低碳技术联合研发与转移对绿色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是显著且稳定的。各控制变量的系数的显著性及正负向均与基准回归、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结果总体保持一致。以上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观点。,加强跨区域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提升低碳技术水平成为长三角实现绿色经济增长面临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网络资本理论,将联合研发、技术转移作为绿色经济增长的解释变量,构建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影响绿色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分析不同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方式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发育程度总体较低,当前低碳技术创新合作难以充分满足长三角绿色经济增长整体目标实现的需要。其中,低碳技术联合研发网络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性,联合研发主要产生于高能级城市间,其他城市参与联合研发较少;低碳技术转移网络的邻近性与等级性兼具,跨创新能级的城市间创新联系明显更多。长三角欠发达城市借助技术转移网络,加快融入联合研发网络,是提升本地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绿色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2)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总体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但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促进绿色经济增长具有复杂性、异质性,低碳技术联合研发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高于技术转移。其中,技术转移有助于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克服技术壁垒,强调通过“引进—吸收—扩散—再创新”实现本地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联合研发强调通过创新示范效应、创新溢出效应、创新协同效应促进知识内化与利用,其合作程度更深。积极推动低碳技术转移,加快推动低碳技术联合研发,以技术转移带联合研发,增强创新合作深度,是从根本上增强长三角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绿色经济增长水平整体提升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