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古诗五首 淮上与友人别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古诗五首 淮上与友人别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8/2/5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古诗五首 淮上与友人别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7古诗五首淮上与友人别
一比较阅读,回答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练秀才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①时间:_______________    ②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怎样的情?
                                  
5、诗中前两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6、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8. 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
9.“扬子江”“杨柳春”“扬花”?
三课外拓展,回答问题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3、“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4、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5、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6、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参考答案:

1. “杨柳”,惜别。
,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的反复渲染来表达离思。结句在“君”“我”对照(对比)中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杨诗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是拟人的写法,同时也是移情于物,在动情的联想中表达作者与友人不忍分离的深情。

  扬子江头
、风笛暮霭(能写出其中一种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