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旋挖桩钢护筒施工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旋挖桩钢护筒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18/2/5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旋挖桩钢护筒施工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桩基采用钢护筒原因和施工情况 3
三、施工技术方案 10
1、桩基内护筒跟进的施工工艺 10
2、全程钢护筒跟进施工 11
3、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12
4、其他事项 14
四、安全保证措施 15
旋挖桩钢护筒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项目位置及其基本特征
XXXXXXXXXXXXX工程房位于xxxxxxxxxxxxxxx新城工业园。属于丁类多层厂房,建筑层数为5层,建筑高度23米,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高程±。总建筑面积为:.16平米。
本工程基础共设计机械成孔灌注桩,分别为φ800 、φ900、φ1000、φ1100、φ1400旋挖钻孔桩,桩长20~40米,要求桩底持力层置于完整中等风化泥岩层或中等风化砂岩层上,嵌入该岩层内深度1800~3200,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石饱和天然单轴抗压强度≥。
(二)、地质概况
1、根据重庆卓汇工程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提供的《北汽二期扩建工程2号标准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其相关规范文件。场地覆盖层为人工素填土(Q4ml)和粉质粘土(Q4el+dl),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
⑴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素填土(Q4ml):褐色,红褐色,结构松散,主要由可塑状粉质粘土、砂泥岩碎块石组成,块碎石粒径2-50cm不等,块碎石含量约10-30%不等。为邻近场地以前随意抛填以及拟建工程近期平场时回填形成,整个场地均有分布,但厚度差异大。填土堆填时间4年左右。(ZY50)。
⑵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Q4el+dl)
粉质粘土(Q4el+dl):灰褐色、红褐色,可塑状,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刀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主要分布于场地中央。(ZY23)。
⑶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泥岩:紫红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上部强风化泥岩岩层中风化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块状、碎块状;下部中等风化带,岩质较新鲜,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柱状。(ZY30)。
砂岩:灰色,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等,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强风化岩层中风化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块状、碎块状;下部中等风化带,岩质较新鲜,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柱状。(ZY95)
2、基岩风化带及基岩顶面特征:
⑴强风化带:岩芯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网状裂隙发育,强度较低,(ZY86)。
⑵中等风化带:岩质较新鲜,钻探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长柱状、局部岩芯短柱状,
强度高。
⑶基岩顶面:场地基岩面形态与原始山间沟槽基本一致,局部较陡。根据本次钻探揭露情况,总体场地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倾角一般10~20°。

二、桩基采用钢护筒原因和施工情况
XXXXXXXXXXXXXXXXXXXE轴边坡高回填区且边坡未做支护,经过连日的大雨,导致E轴坡段正在施工的区域地质变形,焊接1号厂房室内车间和1号厂房及装配厂房厂区道路开裂严重,且回填土体有滑移现象,根据地勘超前钻报告,A-E轴边坡旋挖桩和F轴桩深度在30m~40m之间。该段设计为主体结构逆作法施工,桩芯砼浇筑后对边坡及厂区道路有一定的支护作用。根据施工方案旋挖桩成孔采用坡脚堆积3~5m高回填土形成机械操作平台施工,由于塌孔太严重,每根桩存在多次回填和多次成孔的情况,造成施工进度缓慢,对边坡造成持续较长的影响。G轴直径¢1400mm的桩在试车道绿化带中间位置,旋挖施工塌孔相当严重,已严重影响主要施工节点进度计划,为了满足建设单位节点计划要求,以及为保证旋挖一次性成孔,建议A-E轴边坡旋挖桩、F轴、G轴未开挖的桩采用钢护筒的方法进行成孔施工。考虑到现场施工用电不足,且采用振动锤沉钢护筒需要增加用电350kw,现场采用350kw柴油发电机一台配合施工,该施工方法会有效的提高施工进度同时将会增加施工的成本且最快的施工速度对回填边坡的稳定性有较大支护作用,故在回填区施工需要增加埋设钢护筒施工措施保护旋挖作业成孔质量和施工进度。
桩采用钢护筒详见下表:
序号
桩号
桩径
桩型
预挖深度
部位
1
593
1000
ZH9a

C-B/47
2
562a
1000
ZH9a
C/46-47
3
562
1000
ZH9a

C-B/46
4
561a
1000
ZH9a
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