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快速消费品的区域配送中心(RDC)运作的优化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快速消费品作为消费品市场的重要支撑点,对其物流服务需求的内涵不断深化和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如何全面高效的改善和提升客户的运作管理质量的同时面对着严峻的考验。
目前国内很多大型快速消费品生产制造企业在全国都有几十个RDC,例如伊犁乳业集团在全国大约有60个成品库,伊犁希望通过库存管理系统能够建造一个全国性的一体化仓库,对全国的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并实现对每种存储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调配。目前伊犁的管理者能够重系统中看到全国各个事业部库存的总金额和各个商品的数量分布(便于调配),各个地区每种商品的存货实行ABC分类管理,全国每种(每类)商品存货的ABC分类,每种(每类)商品的安全库存以及商品的批次控制、保质期管理等。那么作为快速消费品的RDC如何提高和优化上述管理的水平呢?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一、制定和优化供应链各项基础运作流程和管理流程,并定期更新和实施监控
供应链的流程发生在一个组织内部或供应链中不同组织之间,他们相互结合在一起共同实现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有两种方式发生在供应链中的流程:
1. 周期的观点(Cycle view)
供应链中的流程被分成一系列的周期,每一个流程周期都发生在供应链中两个相邻组织的接口。对于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组成的典型供应链,整个供应链流程可分为四个流程周期:客户订单周期、补货周期、制造周期和采购周期。(如图1)
图1供应链流程周期
基础营运流程有:采购入库流程,出库流程,盘点流程,批号控制流程,退换货流程,产品退厂报废流程,塑封加工流程,报废品处理流程等;
基础管理流程有:日常工作流程,质量监控流程,客户投诉跟踪处理流程,承运商评估和考核流程,承运商招标流程等;
通过各项流程的制定能够对日常营运管理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力争做到每个环节的准确、高效和流畅;同时由于客户需求信息是随着市场发展不断变化的,因此很有必要定期(一般1年)更新、优化各项流程以充分满足客户的实时的需求,同时进行监控执行力度。
2. 推/拉的观点(Push/Pull view)
从另外一角度分析,所有的供应链流程可分为两类———“拉式流程”与“推式流程”,这取决于流程的运作是对客户订单的响应还是对客户订单的期望。前者从响应客户订单开始,在运作时需求是确定并已知的。后者是从预测客户订单开始,在执行时需求是未知的,必须先做预测。
供应链中的推/拉边界(Push/pull boundary)是推式流程和拉式流程的分离点。以DELL公司为例,其PC装配的起点就是推/拉边界。在PC装配之前的所有流程都是推式流程,而装配流程及其之后的所有流程都始于响应客户订单,属拉式流程(见图2)。推/拉的观点对制定有关供应链设计的战略决策非常有用,例如,供应链管理中延迟产品差异(Postpone)的策略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对产品设计流程的改进,使推/拉边界尽可能延后,便可有效解决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个性定制之间的矛盾,在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同时实现大量顾客化(Mass custo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