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芦溪教研通讯
2014年第4期(总第131期)
主办:芦溪县教研室本期组稿:上埠镇中心小学网络版:
关注实台
2月18日,萍乡市高等专科学院4名实习教师来到上埠镇中心小学进行实习,他们将在学校开始为期四个月的实习生活。
上埠镇中心小学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悉心安排实习任务的接待工作。
为使实习教师通过实习初步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增强实习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师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他们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正确地分析和处理教材,学校安排了4名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实习教师的各项工作,确实执行实习计划,经常与实习教师沟通,了解实习进展情况,从思想上关心、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认真地上好每节课,为实习教师做好榜样,帮助实习教师授课前备好详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切实起到“传、帮、带”作用。
上埠镇中心小学接待的这次实台,既使实习教师在熟悉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有了深刻的锻炼与了解,又使学校教师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得到了提高。
上埠镇中心小学教研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月21日中午,教务处办公室、数学教研组4名成员、语文教研组5名成员、综合教研组1名成员、体育教研组1名成员、英语教研组1名成员集聚一堂,正在举行新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
开学第一天就正式按照课表上课,这是上埠镇中心小学由来已久的惯例,要求所有老师一开学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使开学第一天的教学就有序开展。本学期,教研组活动也尝试着与开学同步。为了保证这一活动的开展,开学前,教务处就对老师们的课务进行调整和统筹安排。安排第2—4周分组听录像课,第5—
9周每组推荐上一堂公开课,第11—13周公开课比赛,最后评出数学组一等奖2人,分别是:刘婷、周小萍;二等奖3人,分别是:刘彩萍、吴婷、刘艳玲;综合组一等奖2人,分别是:陈冯、彭羽羽;二等奖3人,分别是:陈佳勤、王枫、黄晶晶;语文组一等奖6人,分别是:肖娟、戴小玲、周琴、欧阳友、罗娇琳、贺金慧;二等奖10人,分别是:黎婧、许璐、廖洁、张婷婷、文霞、刘卓霞、谭娇、徐萍、阳为林、曾伟。第14—16周新教师汇报课。
教研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预示着学校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高度重视和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重要性的充分认识,体现了及时性和规范性。
坚持特色办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为了发展学生的特长,拓展学生的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上埠镇中心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时间为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学生参与面100%。以班为单位,建立田径队、舞蹈队、合唱团、书法、美术、经典诵读等30个兴趣小组,安排固定时间,聘请专职教师辅导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了使活动取得实效,学校还特意配备了辅导教师,要求每位辅导教师制订出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认真落实。学校在每次活动时由教导处巡视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整改。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创造,学生的意志、毅力、气质也得到了锻炼,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乐学手册》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发展的课堂模式,把学生等待学习改造成为主动学习,努力实现让学生真正达到乐学,实现“减负增效”。即:减少过多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内容,减少学生作业的种类和作业量,减少对学生学习及学业质量统一标准的要求;增加学生课堂上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增加学生大量自主读书和选择性学习的时间;增加学生质疑、批判、追问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学生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加学生顽强意志力的训练和培养的环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点上得到提高,切实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本学期以来,我校课题《“乐学手册”在农村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在申报伊始,我们便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所谓的《乐学手册》,是我们教师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要求和学生需要之后,发挥团队智慧,共同制定的综合练习手册,即把原来的预习本、积累本、练习册等多种作业变一种学习单(多本变一册),手册内的主要项目有:乐学导言、乐学目标、乐学导航和乐学作业。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个体,每份作业又分成过关作业单、闯关作业单、探究作业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过关作业适用于全体学生,闯关作业适合中等以上学习程度的学生;探究作业适用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这样的作业体现出了层次性和生成性。该手册力求体现出典型性、趣味性和针对性,它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于是,《乐学手册》就变成了用以供学生进行课堂自主学习的素材和依据,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室,也同样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始终体现着一种乐学的氛围。也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