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Circuit Analysis》
总学时数:72                      学分数: 其中:其中实验学时:16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执笔者:韩清涛(副教授/硕士)          编写日期:2007-6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是通信、电子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它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学习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进一步理论研究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电路定理、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的分析。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集总电路的概念;
2、了解各种电路元器件的模型和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掌握电路的拓扑约束关系;
4、理解电路的等效变换;
5、掌握电阻电路的四种基本分析方法;
6、掌握叠加,替代,戴维宁,诺顿四大定理;
7、掌握用三要素法对直流一阶电路的求解;
8、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四种基本分析方法。
9、掌握相量,阻抗,导纳,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
10、了解正弦稳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原理,串,并联电路的特性;
11、掌握藕合电感电路的等效;
12、了解空心变压器电路的等效和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特性;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介绍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电路元件,基尔霍夫定律,电路KCL方程与KVL方程的建立方法与步骤;
重点:基尔霍夫定律;
难点:参考方向,KVL方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介绍电阻的Y形连接和△连接的等效变换,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等效,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
重点: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难点:参考方向,KVL方程;
第三章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
介绍电路分析的四种方法: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重点: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
介绍叠加定理,替代定理,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重点: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
难点:戴维宁定理;
第六章  一阶电路
介绍动态电路的换路原理及其初始条件的求取,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和三要素法的应用。
重点:三要素法的应用;
第八章相量法
介绍正弦量和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重点:电路定律的相量计算;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介绍阻抗和导纳,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最大功率传输原理,串并联电路的谐振。
重点:正弦稳态电路计算;
第十章含有藕合电感的电路
介绍互感,含有藕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
1、实验
(1)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内容:在DGJ—03实验箱的“基尔霍夫定律”线路上测量和记录
I1,I2,I3,U1,U2,UFA,UAB,UAD,UCD,UDE。
实验要求:1、学会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
          2、正确测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