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机关财务管理制度1.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关财务管理制度1.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8/2/7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关财务管理制度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机关财务管理制度
来源:市国资委    日期:2010-04-23    
为进一步规范机关财务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财经政策、法规、制度,加强监督,维护财经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委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财务管理工作制度
    1、按照国家财经制度、法规要求,委机关各项财务收支活动都应纳入财会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并接受监督。各项支出均应严格遵守市行政单位经费规定执行。
    2、认真组织会计核算,办理会计业务;及时清理债权、债务,正确编制会计报表。
    3、委机关各项开支均应取得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必须由经办人签名,按规定审批程序批准后报销。出差或因公借款须经领导批准,任务完成后及时办理报帐手续。自制原始凭证格式由财务部门统一规定。
    4、加强现金管理,不得“坐支”,加强支票管理,出纳、会计各司其职,互相制约。
    5、财务人员要以身作则、奉公守法,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改革措施,既要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又要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
    6、会计人员应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每年要及时将各类会计帐、证、表等资料分类装订,立卷归档。
    7、机关各项支出报销时间原则上定于每周周一、周三。
    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为节约开支,减少浪费,委机关各项开支必须经主管财务主任审批后方可报销,严格履行“一支笔”审批制度。
    (一)报批制度
    1、委机关各项开支均应实行计划管理,报委主管财务主任批准,发票回来由财务按计划审核后,经委主管财务主任批准后方可予以报销。开支数额较大的,还应由主任办公会研究后批准。
    2、购买物品、订阅报刊、杂志以及日常修缮等必须凭正式发票(税务局统一监制的)报销,非正式发票或非行政事业单位收据均不予报销。
    3、千元以上的各项开支,必须通过银行转帐结算。领用支票必须填写支票申请单,注明用途及限额,办理完必须在十日内凭正式发票履行正常报批手续。
    (二)审批权限
    1、职工因公外出开会、培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执行。借支差旅费的人员,必须由本人填写借款申请单,注明到何地、办何事及计划天数,核定借款金额,返回后一周内按审批程序报销。机关人员大小借款,应经主管财务的主任批准。
    2、符合探亲条件的职工,其探亲差旅费按规定予以报销。
    3、购买各种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材料及订阅党报党刊杂志、专业书籍等均应由经办人或部门提出计划,然后履行正常报批手续予以报销。
    4、机动车辆实行定点维修,维修前应由司机提出计划,经办公室主任汇总,报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同意。年终或每半年结帐一次,报销时必须按正常报批程序结算,并附修理费明细表。机动车燃料费实行一次性购买,分期领用。
    三、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1、固定资产统一由办公室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应建立健全管理帐卡,对报损、报废、调出、变卖以及增加或减少的固定资产应由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按审批权限报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核实。
    2、购进低值易耗品、材料,要做好登记入帐工作,保管和采购签字交接,做到帐物相符。科室领用时,领用人员必须履行登记手续,年终汇总对帐。
    四、福利制度
    医药费、养老金、公积金、独生子女费、干部职工常规检查医疗医药费按统一规定执行。
    五、财产清查制度
    1、各科室每年应形成定期的清查盘点制度,对清查结果进行汇总,并将结果送机关办公室。
    2、办公室为确保财产物资在储备、使用过程中安全无损,要进行经常的、不定期的抽查盘点工作,并对财产物资的清查盘点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做出详细记录。
    3、财产物资的清查核对要由办公室牵头,会同机关财务人员共同对有关科室财产认真组织盘点,并做好盘点后的对帐工作。
 
首问责任制度
   
      为规范办事程序,明确工作人员责任,杜绝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现象,保证来国资委办事人员能得到及时、高效、优质的服务,根据我委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首问(接待)责任人
    委机关工作人员对来我委办事(包括办理业务、上访、投诉、咨询等)的人员要主动热情接待,不得互相推诿、冷淡办事人员。主动接办人员、来办事者先找到的人员或首先接电话的人员即为该事项的“首问(接)责任人”。
    二、首问(接)责任人的职责
   (一)首问(接)责任人负有主动、文明、礼貌、热情接待来办事者的责任。
   (二)首问(接)责任人要向来办事者主动问明来意。对来电话者,要主动告知对方单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