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给大学生就业问题下一剂猛药
(2011-03-09 01:56)
人社部谈大学生就业,我一看标题就没有兴趣看下去了:“每年年底90%就业。举措:鼓励大学生创业,引导到中西部就业,引导下基层”。真是厚着脸皮把不负责任进行到底啊!首先,这个就业率就是自欺欺人的;其次,促进就业的措施说来说去还是这三条,而这三条无一例外都是对大学生的前途不负责任的。
上面这段话是我织的一条围脖(点击进入)。因为微博篇幅有限,所以就没有像在《求职,从大一开始》书中那样一一论述这三条政策为什么是不负责任的了。事后,不少人在微博里说我只是一味地批评,只会说别人的政策不负责任,自己却提不出一个负责任的药方来。这让我实在感到很冤。一方面,批评有着独立的价值,这种价值不因为提不出建设性意见而打折。医院负责拍片的医生只呈现问题,不负责解决问题,可医院没有了这些人就不行。另一方面,我在书里,在讲座中,在博客和微博的文章里,提过很多建设性意见,只是我有开药方的勇气,别人却没有做手术的魄力。
现在,我不妨就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说几条建设性的意见。只要当局按这个药方去抓药、做手术,保证药到病除。
第一,全面停止大学各个层次的扩招,减少供应。说得夸张一点,现在有很多高考考生只要把选择题全部填上C,再把作文胡乱写几段话,就能轻轻松松收到录取通知书。虽然他考上的是野鸡大学,可终究也成了大学生呀。这样的人毕业时找不到工作,错在哪里呢?错在不该让他上大学。
第二,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让教授治校,而不是让不入流的政客骑在教授脖子上;让大学生自由地思考,而不是用政治理论给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洗脑。大幅度提高大学的师生比例。大学可以“宽进”,但必须“严出”,要让学生在大学期间确确实实学到真本领。有大把大把的大学生大学四年没去图书馆借一本书,天天就是玩游戏、睡懒觉、泡妞,照样顺顺利利地毕业了。这样的人毕业时找不到工作,错在哪里呢?错在不该让他大学毕业。
第三,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大力发展货真价实的职业技术教育(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职业教育)。社会需要律师,需要法官,更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你把超过三分之二的高中毕业生都招去学法律、学生物、学医学了,那谁来学职业技术?到头来只能是法学院的毕业生都失业,企业要招技术蓝领却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人。
第四,大幅降低税率,减轻企业负担,创造更多职位。我们天天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可事实上呢?对于工作了很多年的人来说,社会都没有为他提供一个很好的创业环境。不给企业松绑,企业就没法做强做大,就没法为大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当然,这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要降低税率、减少政府的收入,就必须行政体制改革。只有确保纳税人的钱不被糟蹋、不被贪污、不被无节制地用来公款吃喝旅游包二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给社会松绑、给企业松绑。
第五,因为民企对就业的贡献率远远大于国企,所以必须消灭“国进民退”。为什么“国进民退”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我在书中做了详细的分析,这里就不重复了。
第六,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这其实是创业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尊重、保护知识产权。大学生在买盗版书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他对知识产权的这种漠视就是自己将来找不到工作的一个原因。因为原创不被尊重,盗版毫无风险,所以,企业不需要那么多人去做研发,做品牌,只要随便找几个人来山寨就行了。当一个企业不屑于去做研发、做品牌,他还要大学生干什么呢?
第七,高房价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高房价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为了控制成本,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节约人力成本,可以一个人加班加点完成的事情绝对不会让两个人来做,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自然就少了。其次,高房价、人民币升值等各种因素导致做实业赚不到钱,炒房却来钱很快,于是乎,很多做实业的人都把公司关掉了,一门心思去炒房炒股。没有了实业,大学生去哪找工作?炒房可不需要找大学生来帮忙。再次,高房价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生活成本增加,这无形中压缩了就业的空间。比如说,当一个人租房只要500元,他能接受月薪2000元的工作,可如今租房就要1500元,这份工作他显然很难接受。可企业不会因为房租涨了就赶紧给员工涨工资啊,于是,就业机会自然就少了。所以,必须让政府从房地产市场最大受益者这个身份中解脱出来,让房价回归理性。
本来还可以说出第八第九第N来,还是就此打住算了。其实,问题摆在这,当局心里不会不明白,只是作为既得利益者,谁会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呢?这些制定政策的人,他们的孩子可不担心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这其实又扯到另外一个问题了:大学生就业难无非是平民阶层的大学生就业难。李刚的儿子是不用担心找工作这类芝麻小事的。问题在于:如果好的就业机会都被官二代、富二代瓜分完了,如果读书不再能够改变命运,如果社会流动的管道不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