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水利枢纽设计计算说明书.doc

格式:doc   大小:1,082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水利枢纽设计计算说明书.doc

上传人:ranfand 2018/2/8 文件大小:1.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水利枢纽设计计算说明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坝工课程设计》

九甸峡水利枢纽设计计算说明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1 基本资料及设计数据
基本资料

甘肃省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工程(简称引洮工程)是优先解决甘肃中部干旱地区11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城镇及工业用水、农村人畜饮水、生态环境用水,兼有灌溉、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甘肃省“十五”计划立项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该项目的建成将实现中部地区水资源的优化调度,从根本上解决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对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实现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甘肃省卓尼、临潭县交界处,黄河支流洮河中游的九甸峡峡口处,从坝址经由枢纽对外公路——峡城——会川——临洮——兰州市里程193km。
枢纽工程是引洮工程的龙头,在规划坝址处修筑拦河大坝后,(水库死水位)以上,从而为供水工程自流引水提供条件。


工程区位于西秦岭海西褶皱带北缘,隶属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区内的纬向构造特性规律受北邻的秦祁地盾的约束、中新生代以来秦祁地盾的断陷沉降影响、祁吕山字型构造体系西翼旋扭挤压干扰,并有陇西帚状构造系的介入改造和河西系的干扰影响,使构造体系复杂化。
区内的地层主要为志留系灰绿~青灰色的千枚状板岩、绿泥石石英片岩、变质砂岩;上泥盆~下石炭统青灰色或紫红色及少许褐紫色的长石石英砂岩、砂质泥岩、石英砂岩和页岩以及少量厚、薄层灰岩;上石炭~下二迭统青灰色巨厚层角砾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或称巨厚层灰岩)夹砂页岩及泥炭质灰岩;下二迭统浅灰色砾岩、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砂岩、砂质页岩、泥炭质页岩及少量灰岩;上二迭统褐紫色砾岩、砂岩、泥岩、炭质页岩、薄煤层及少量灰岩;三迭系紫红色、灰绿色的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页岩、砂岩及少量薄层灰岩;侏罗系紫褐色的砾岩、砂砾岩、砂岩夹含煤粘土岩;白垩系紫红色砾岩、砂岩、砂质页岩、粉砂岩、粘土质页岩;第三系零星分布的红色湖相地层;第四系各种成因的松散沉积堆积层和分布在三迭系及其以前的老地层之中呈岩株、岩枝或岩瘤产出而零星出露的岩浆岩。
经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所鉴定,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防烈度为8度。
水文地质
区内的主要含水层为上泥盆~三迭系地层以及第四系冲积、洪积层,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潜水和孔隙潜水两大类型,有局部的裂隙承压水。由于本区属于陇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区,降水较充沛,地下水补给条件好,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丰富,泉水露头多,水质较好。区内地下水由两岸分水岭向中间河谷汇集,最终由洮河河谷向下游排泄。
坝址区工程地质
坝址区位于近东西向展布的新堡~力士山复式背斜的北翼,岩层产状NW275~295°NE∠30~53°。~,局部达2~4m,多钙质胶结好,按其特征,可分为四组:(1)近东西向压性断层;(2)近南北向扭性断层;(3)北东向压扭性断层;(4)北东向张性断层。坝址区裂隙十分发育,~2cm,较宽者达3~5cm,其发育方向基本与断层一致。
坝址处于九甸峡峡谷上段,河流从南往北流,为横向河谷。河道顺直,河床狭窄,河水面宽仅35~50m,水深2~6m,水面高程2089~2092m。河谷呈左岸陡峻,右岸陡缓交替的不对称“V”字型。据河心钻孔揭示,河床下有一深槽贯穿整个峡谷,上游较宽,向下游变窄,河床覆盖层河水面以下最深达54~56m。
左岸F7断层以南沿河边分布崩积物构成的约40°斜坡带,坡高30~40m,以上为近于直立的基岩陡壁,高度40m左右,再上为40~50°的基岩或薄层堆积覆盖的斜坡;F7断层以北至瓦力沟河水面以上为80~100m的陡崖,局部呈倒坡,陡崖以上为40~50°的斜坡带。
右岸发育Ⅱ、Ⅲ级侵蚀堆积阶地,自然坡度30~45°,阶地后缘基岩坡度75~80°,高程2190~2240m为自然坡度40~50°基岩斜坡。
左岸Ⅹ剖面下游300m,右岸Ⅹ剖面下游200m处分别发育瓦力沟、荨麻沟,沟内无长流水,植被良好,不具备产生泥石流的条件。
岩体除沿断裂构造带有强风化外,一般无强风化带,弱风化深度一般左岸5~8m,河床4~6m,右岸Ⅲ级阶地8~10m,阶地后缘以上5~8m,遇到断裂破碎带时一般加大2~5m。
河床下有一深槽贯穿整个坝址,平面展布形态与现河道基本一致。一般深度40~50m,最大54~56m,一般宽度30~40m。深槽左岸基岩边坡陡峻,一般坡度80~85°,深槽右岸基岩呈陡缓交替的折线型边坡,在高程2060~2075m为一缓坡带,基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