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物理与古诗词.ppt

格式:ppt   大小:138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理与古诗词.ppt

上传人:s1188831 2018/2/9 文件大小:1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理与古诗词.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理
邂逅古诗词
千年之前的诗人在写诗时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诗句中所概括的科学事实不断为后来的科学发展所证实。如今,当我们仔细品位这优美的诗句时,怎能不为这诗句的语言美和科学性的完整结合而叹服
,人平不言。(连通器的原理)
,水滴石穿。(因为细绳与木块,水与石头接触时受力面积极小,产生的压强极大,所以绳可以把木块锯断,水可以把石头滴透。)
,不发光。(玉被打磨后非常的光滑,是镜面反射,反射光比较强,所以说玉不琢,不发光。)
如何学****物理
——《曲江二首》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须浮名伴此身。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须浮名伴此身。”“物理”,宇宙万物的道理。仔细推敲宇宙万物的道理,应当及时行乐,何必让那虚浮的声名绊住此身,而不得自由呢?杜甫这两句话,现在应用仍很正确。“细”就是要仔细观察,“推“就是要推理,所以这两个字,一个是实验,一个是理论,每一个字的份量都很重,杜甫是诗人,怎么对“物理”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呢?杜甫当时还是工部侍郎,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计委副主任,大家称他杜工部。可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科学与文学艺术是密切相关的。虽然今天的“物理”科学意义已不同了,但学****物理、体会自然的意境犹同。
动力学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后一句的意思是郊野渡口拴着的一条无人驾驶的小船,在晚潮加之春雨形成的小河湍急的流动中,横在河里,随波荡漾。这里形象又真实地描绘了在河中荡漾的小船,因要处于一个稳定的平衡位置,它总要横在河中。
《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谓,沉思忽自惊.
为什么在河中荡漾的船总是要横在河里呢?这里有一个流体力学问题、一般物体在静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利用复变函数才知船底椭圆长轴与来流垂直时为稳定的平衡位置。所以唐代诗人韦应物对船体稳定性现象的观察,比起西方精确描述的出现要早一千一百多年。
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广泛流传。姑且不必在乎这个故事的真伪,但是,苹果落地的确可以引发一个常人的思考,但从“苹果”推广到月球,认为苹果落地和月亮的阴晴圆缺遵循同一个科学定则则是前无古人的大师所为。不论是在牛顿之前,还是牛顿之后;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学和艺术家从不掩饰对月亮的热爱。我国北宋大词人辛弃疾(1140——1207)曾有一首别具一格的吟月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