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副平硐施工组织设计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副平硐施工组织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本组织设计遵循下列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标准和要求,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3、《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J119-88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8、《钢筋焊接接头实验方法》JGJ27-2001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10、《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11、《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办法》GB/T175-1999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第二节、编制原则和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规定,在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立足高标准,早竣工。-3-2、严格遵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设计施工图纸的要求,、: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阐述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劳动力的组织、计划安排;主要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的采购、运输、使用计划安排;并结合招标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和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对关键工序、复杂环境重点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4、统筹安排内部与外部;生产与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之间的协调工作,通过综合平衡,确定合理的建设工期。5、以矿建为主,全面安排好主体与配套、井下与地面、生产与生活工程的建设顺序,做到“四通一平”、“两堂一舍"先行,、充分利用好空间与时间,在确保安全、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组织矿井建设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及各工程项目之间的平行交叉作业和协调建设,尽快形成综合生产能力,缩短建井工期。7、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竞争意识,增强安全、质量、效率观念,加快资金周转,、结合矿井建设实际,吸取矿区建设经验,扬长避短,大胆探索。9、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把矿井建设纳入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10、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原材料,妥善处理工农关系,节约施工用地。11、合理利用永久建筑设施,减少大临工程。12、把施工准备工作置于重要地位。13、在工程安排上,要做到四个优先(被利用的永久工程,工期长的工程,安装任务重的工程,大型基础及地下工程优先),四个不停(矿井关键线路不停,井筒装备提升不停,井巷交替施工运输不停,单位工程开工后一气呵成),三个缓干(需长期维护的煤巷,施工不用的井下电气设备,可用做平衡劳动力的工程),力争做到劳动力、施工设备及周转材料的基本平衡。-3-14、提高综合抗灾能力,确保施工安全,抓好特殊情况下的工程施工。15、井巷工程施工速度指标,采用全,并留适当的收尾及试运转时间,保证投产后能够正常生产。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延申岭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乡宁县城东12km处任马庄村、龙窝村、苍儿上村、申南凹村、南沟村、后沟村、关子坡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乡宁县关王庙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8′40″-111°01′59″,北纬35°55′43″-36°02′18″。襄(汾)-乡(宁)公路从井田穿过,沿襄(汾)-乡(宁)(汾)—乡(宁)公路向西约19km可达乡宁县城,(汾)—乡(宁)公路与大运高速公路、大运二级公路及南同蒲线相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井田工业场地直接与乡镇级公路相接,,,路基宽7。5m,水泥路面,年平均双向交通量为2000辆/日,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求。-4-第二节工程概况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延申岭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开拓方式为平硐、斜井联合开拓,矿井设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斜井三条井筒,其中副平硐:长203m,三心拱形断面,,,,坡度+4‰,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担负矿井辅助运输任务,,采用双层钢筋砼砌碹永久支护,浇筑砼井筒壁厚500mm,砼强度标号C30;副平硐基岩段设计长度约163m,采用锚网喷永久支护,喷射砼厚150mm,砼强度标号C20。副平硐位于工业广场中部,排矸场位于工业广场东北侧冲沟中,运距1。5km,已有四级砂石道路相连,,路基宽度5。5m,砂石路面,能够满足排矸需要。,现在已有道路与场外公路连接,、地形地貌井田地处吕梁山脉南部,临汾盆地西缘。井田内地形复杂,沟谷发育,侵蚀冲刷剧烈,沟谷多呈“V”字型,,最高点位于井田南部的山顶上,标高1568。42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部沟谷,高程为1253。27m,最大相对高差315。、水系、河流本区属黄河流域鄂河水系。-5-本区区域最大河流为黄河流域一级支流鄂河,发源于断山岭,向西流经管头、城关、张马、下宽井,然后沿吉县边界与乡宁县边界于圭山村注入黄河,全长77。4km,汛期一般流量为375m3/s,旱季流量为0。2m3/s,平均流量为75。255m3/s。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及河流,各沟谷均为季节性小沟,平时无水,雨季时有短期细流,雨停后很快变干,大雨洪水亦排泄迅速,向南西汇入鄂河。三、气象及地震情况本区为四季分明的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风向夏季多东南风,,据本县气象站近10年的观测资料:年最低日平均气温—8。7℃,年最高日平均气温10。2℃,℃,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为—20℃,7、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2。1℃,极端最高气温为35℃。年最小降水量为380。6mm,最大为700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6mm,,多年平均1723。7mm,。霜冻期从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为53cm,无霜期150天左右,。本区历史上未发生过Ⅴ级以上的地震,据乡宁县地震台资料,临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乡宁属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6-四、矿井现有水源、电源情况1、水源情况:井田处于地下水匮乏地带,整合前各煤矿供水情况不是很好,一般冲沟中第四系沉积薄,无水可寻,多数煤矿生活供水是寻找基岩风化带裂隙水,水量小,,可选择高程低的地带,、电源情况考虑本矿的用电负荷大小、线路长度、允许电压损失等条件并结合矿井负荷地理分布和矿井周围电源情况,根据电力系统规划,:①主电源为引自申矿35kV变电站的35kV线路,供电距离13km,选用架空导线为LGJ—120/35;②备用电源为燕家河35kV变电站的35kV线路,供电距离10km,选用架空导线为LGJ-120/35。两回电源一回工作,另一回带电备用,最终达到双电源供电目的,完全能够满足本矿在供电安全性、可靠性、供电容量等方面的要求,矿井两回电源线路均为专线,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第四节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矿井地质1、地层井田位于河东煤田南部,属基岩半裸露区。井田内赋存的地层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和第四系中更新统(Q2).现根据地质填图成果资料,结合钻探揭露地层资料,将井田内地层层序、厚度、岩性及其变化情况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7-为含煤岩系的基底。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石灰岩,质较纯;下部为黄色泥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泥岩、灰白色白云岩,间夹石膏层。。(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与下伏峰峰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27。93m,,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下部以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为主,底部发育透镜状黄铁矿层,通常称为“山西式铁矿”;中部为灰、灰白色铝土质泥岩,局部夹不稳定不可采的薄煤和薄层石灰岩。上部发育泥岩、细砂岩。(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自K1石英砂岩底至K7砂岩底之间的一段地层,~63。19m,,与下伏本溪组地层呈整合接触,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主要由深灰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1)下段:K1石英砂岩底至K2石灰岩底,主要由灰白色K1石英砂岩、灰黑色泥岩、细砂岩10号煤层组成。10号煤层属发育稳定全区可采煤层。2)中段:K2石灰岩底至K4石灰岩顶,岩性主要以K2、K3、K4石灰岩、泥岩、砂质泥岩及薄煤层组成。井田内K2石灰岩全区发育层位稳定。K2、K3石灰岩间夹泥岩和8号煤层,8号煤层为井田内不稳定不可采煤层。K3石灰岩井田内大部发育层位稳定,、K2石灰岩间夹泥岩、砂质泥岩和7号煤层,7号煤层为井田内发育不稳定不可采煤层。K4石灰岩井田内大部发育层位稳定,厚度变化大。3)上段:K4石灰岩顶至K7砂岩底,从下至上发育有灰色细粒砂岩,砂质泥岩及6、5号煤层。(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自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之间的一段地层,~,平均-8-,与下伏太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岩性主要由灰、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细砂岩及1、2、3、4号煤层组成的河流相沉积,其中1号煤层为赋存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2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该组地层与下伏山西组地层呈整合接触,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96。60m。该组地层从上至下分为两段:1)下段:自K8砂岩底至K9砂岩底之间的一段地层,与下伏山西组地层呈整合接触。底部为灰白色中砂岩(K8),其上为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2)上段:自K9砂岩底至K10砂岩底之间的一段地层,底部为灰白色中砂岩(K9),下部以细砂岩为,夹粉砂岩条带,上部为深灰色、灰绿色,具紫色斑块的泥岩、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顶部为鲕状黄绿色夹紫色泥岩,俗称“桃花泥岩”。(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井田内仅赋存上石盒子组的下段地层,最大残留厚度35。00m,(K10),下部以黄绿色紫色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灰紫色、紫红色含钙质泥岩,上部为紫色、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及灰白色、灰绿色中-细粒砂岩。(7)第四系中更新统(Q2):井田内广泛分布,下部为浅黄、浅灰黄色亚粘土,含砂土及零星钙质结核,中上部夹棕红色粘土2-3层,上部为浅灰、灰黄色亚粘土及亚砂土,其底部多由砾石层夹粘土组成。本组厚度3。00-18。60m,。与下伏各时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构造-10-井田发育一系列轴向近南北或北东大致平行的背向斜构造,地层倾角为4°~14°.(1)褶皱1)S1向斜位于井田西南部,轴向为南—北向,轴北部扬起,轴南部水平,两翼地层基本对称,地层倾角约7°左右,井田内延伸长度为1650m,向斜轴由地质填图及井下采掘控制。2)S2背斜位于井田西部,轴向为南—北向,轴北部倾伏,轴南部水平,两翼地层基本对称,地层倾角约9°左右,井田内延伸长度为4570m,)S3向斜位于井田中部,轴向南—北向,轴北部、轴南部均扬起,两翼地层不对称,东翼地层倾角约9°,西翼地层倾角约6°,井田内延伸长度为4740m,向斜轴由YS24、YS18、YS25及采掘、地质填图控制。4)S4背斜位于井田中部,轴由井田南部边界穿入,轴向为近南—北向,轴北部扬起,轴南部水平,两翼地层基本对称,地层倾角约8°,井田内延伸长度为4300m,背斜轴由YS07、YS10、YS11、YS19、YS25号钻孔及井下采掘、)S5向斜位于井田中部,轴向为近南—北西向,轴北部扬起,轴南部水平,两翼地层基本对称,轴北部两翼地层较陡,地层倾角约14°左右,轴南部两翼地层较缓,地层倾角约5°左右,井田内延伸长度为5500m,向斜轴由YS02、YS03、YS07、YS08、YS19、YS20、YS26号钻孔及井下采掘、)S6背斜位于井田东部,轴向为近南-北向,轴北部、轴南部扬起,两翼地层基本对称,地层倾角约5°左右,井田内延伸长度为5800m,背斜轴由YS03、YS04、YS08、YS09、YS15、YS20、YS26、YS30、补1号钻孔及井下采掘、地质填图控制。7)S7向斜位于井田东部,轴向北东向,轴北部、南部倾伏,轴南部水平,两翼地层基本对称,地层倾角约10-10-°左右,井田内延伸长度为3900m,向斜轴由YS15、YS16、YS20、YS21、YS27、YS30号钻孔及井下采掘、)S8背斜位于井田东南部,轴向北东向,轴北部水平,轴南部倾伏,两翼地层不对称,北翼地层较陡,地层倾角约9°左右,南翼地层较缓,地层倾角约4°左右,井田内延伸长度为1800m,背斜轴由YS16、YS21、)S9向斜位于井田东南部,轴向北东向,两翼地层基本对称,地层倾角约6°左右,井田内延伸长度为400m,向斜轴地质填图控制。(2)断层井田内断裂发育,现分述如下:1)F1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走向北,倾向西,倾角75°,断距30m,井田内延伸1680m,)F2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走向北,倾向东,倾角70°,断距20m,井田内延伸503m,)F3正断层:位于井田西部,走向西,倾向北,倾角75°,断距10m,井田内延伸810m,地面填图及井下采掘控制。4)F4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5°,断距30m,井田内延伸1430m,(°)落差(m)井田内延伸长度(m)控制情况1F1井田中部正断层W75301684地面填图2F2井田中部正断层E7020503地面填图3F3井田西部正断层N7510810地面填图4F4井田中部正断层SE75301430地面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