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儿童自我保护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自我保护资料.doc

上传人:qsrkmc24 2018/2/10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自我保护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园伤害案
是指犯罪分子采用暴力手段,对学校师生进行人生伤害的一种犯罪行为。
特点:
一是事发突然,难以防范。犯罪分子往往“无前科、无迹象、无预兆”,多数犯罪行为属于临时起意,激情犯罪,令人防不胜防。
二是手段凶残,危害严重。由于犯罪客体是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儿童,犯罪成功率高,造成的伤害巨大。
三是手法多样,时机多变。犯罪方式上,有的持有凶器,有的投毒爆炸,有的驾车冲撞,在时机上,有的选择上下学期间,有的选择广播操,有的选择午休时,有的选择上课期间。
(一)针对校园袭击的处置方法:
一是闻警而动、快速反应
听到报警信号时,同学们应该迅速配合老师关闭门窗,用课桌椅堵住门,帮助老师用灭火器、小椅子、石灰包等物品打退入侵者(穿插讲解报警信号规定、教室防范方法,防暴器材使用)
二是四散而逃,巧妙周旋
一旦遇到暴徒的直接攻击,同学们要迅速以暴徒为圆心,四散而逃(可跳窗),切忌呆若木鸡,原地不动,或者一群人向同一个方向逃跑,逃跑时要注意方向,充分发挥同学们身体灵活、体型不大、地形熟悉的优势,向大人多、老师多的地方跑,向有可关门的房间里跑,向可以与犯罪分子周旋的柱子、桌椅、体育器械、车辆处跑,与其绕圈周旋,拖延时间。千万不要跑到死角里。(穿插讲解逃跑与周旋的方法)
三是保护要害,殊死搏斗
如果不幸被暴徒抓住,要拼命反抗,同时利用自己的手指戳击、钢笔钥匙剌击敌眼、面、喉部,用手抓、腿蹬、脚踢、牙咬等多种方法进行反击。在反击时,一定要注意避开暴徒的凶器,保护住自己的喉部、胸腹部。(穿插讲解人体要害,器材使用)
四是假装昏死,迷惑敌人
自己无力与暴徒搏斗,又无法逃跑,可以趁暴徒行凶时混入伤者中,抹上鲜血,假装昏死,暴徒的目的主要是多伤人,在混乱中,往往无暇顾及一个小孩。(举例南京大屠杀逃生例子)事例引用:11月6日的《今日说法》女孩被对方掐住脖子,无法挣脱时,装死后逃脱;《燕赵都市报》上《千米血路》中,一个中学生被坏人砍了几刀后装死,后爬了千米血路,回到家中获救。以上两个女孩在危机关头都,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机智的逃脱了死亡的厄运。
五是及早发现,准确判断
暴徒在实施犯罪活动时,往往都会有一些先兆,如勘查地点、选择时机、携带凶器等,同学们要注意观查一些有反常举动的人,如长时间在学校栅栏处观望,鬼鬼崇崇,东张西望,围绕学校作息时间问东问西,蒙面遮头、携带长物(报纸卷、衣物、大包),或者正在翻墙入校的,这些行为都是明显的犯罪先兆,一旦发现,要立即报告老师和保安。
(二)校外自我保护
一、独自在家
决不随便开门,故意说爸爸在家
丹丹今年7岁,一天下午,她正一个人在家做作业。突然,她听到一阵敲门声,便去开门。透过防盗门,她看到一个外表温文尔雅的陌生年轻人站在门口。对方告诉丹丹,他是来找丹丹的邻居的,可对方家里没有人,他想借纸和笔给对方留个字条。丹丹打开门将纸和笔递了过去。但防盗门刚一打开,年轻人便顺势挤进了屋,捂住了丹丹的嘴,并用绳子反绑住她的双手,开始在屋里乱翻起来……
请先和孩子做道选择题,再给孩子讲道理
“有一天,你独自在家时,门铃响了,要不要开门?”
,问是谁,如果认识,再让进来
答案:C
:选A最危险,因为等在外边的可能是坏人;选B也不好,这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