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美术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刘扬
一、强调课程标准的导向性、选择性
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美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制定切合实际的美术课程标准。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
本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在低年级更是如此)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这些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也是选择性的。例如,7-9年级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体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上述内容标准非常概括,体现大的导向性。为了指向上述标准,有下面的教学活动建议可供选择: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做色彩的对比、调和及联想等练习。
●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
●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
●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
●了解钟表、汽车、计算机等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知识,并练习绘制简单的效果图。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童装、学生装或校服绘制设计效果图。
●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各种线材、面材、块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
●对竹木、废导线、废金属箔(如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
●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
●练习制作陶艺小品。
既然标明是“建议”,就不具备强制性,编写教材或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选择。例如,虽然其中有“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和童装、学生服等设计”以及“练习制作陶艺小品”等建议,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不采纳,甚至还可以自己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标准就具有了弹性,给予课本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以更大的发挥空间。
与原教学大纲(指试用修订版,以下均为与此版的比较)的比较:原大纲基本上以开列知识点的方式构筑教学内容体系,而且知识点的规定比较具体、严格,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现列出初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作为比较:
。
。
、成角透视知识,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做简单的写生练习。
、结构知识,进行铅笔人物速写练习。
,进行花鸟小品临摹。
、平面构成知识,并进行练习。
、石膏等材料进行小型雕塑制作。
二、以美术学习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