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8/2/11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摘要: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以工业化为前提,在此进程中,面临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农村的工业化,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工业化的重点和难点在民族地区。对我国民族地区工业化的现状、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经济,农村发展,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3-0116-06

一、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的现状

(一)民族地区农村工业促进小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现在,民族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很多农村小城镇,这些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大大加快了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小城镇内聚集的工业企业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增收的主要渠道,刺激了相关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附属加工业的发展,商业、饮食业等服务性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世界各国的农村工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经验证明,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互相联系的、互动的发展过程,工业化进程加快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二)农村工业化发展较快,但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率不高,经济效益差
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发展迅速,在食品、饮料、皮革、纺织、农机制造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成为民族地区农村工业的重要生产部门,但仍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民族地区农村工业的壮大:第一,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民族地区农村工业除少数较大企业能够采用现代技术和装备外,大部分企业仍然是规模较小,设备落后,管理混乱。第二,经济效益差。民族地区农村工业由于技术、人才等条件限制造成管理混乱,企业制度不健全,从而使得经济效益较差。以新疆为例,,,,但新疆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445个,而农村工业单位仅有9个,,所占比例不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
(三)地区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但中小型乡镇企业自身缺陷明显。
部分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壮大,成为地区行业的龙头。这些企业规模较大、体制较为完善、效益相对较高,并且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能够起到引导地区生产、打开国内外市场等作用。目前,民族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这样的龙头企业,它们规模较大、起点高、生产效益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颇具潜力。“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模式的广泛运用,为民族地区农村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但还应看到,作为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经济载体的中小乡镇企业,具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特征,其自身的运行机制凸现出两个缺陷:一是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中小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其中土地资源尤为突出。1979~1984年,非城市化的农村工业化推进已使我国为之付出了比城市化道路高出数倍的土地代价。二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大,比如
“三废”排放。尽管国家已经多次明令禁止“三废”的随意排放,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工业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既缺乏技术,又缺乏资金来治理,只能任由其污染环境。中小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于自身的发展,较少考虑农业资源大量耗用和生态环境变化,忽视了农村工业化的外部经济,这种现象在民族地区尤为突出。这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准。

二、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可行性分析

民族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农业富余人口多,劳动力生产率低,是制约民族地区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当地劳动力结构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主要因素。农村地区以较高比例的社会劳动力,创造了明显小于工业和服务业的社会价值,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民族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会严重影响地区农业经济的升级,同时也会制约地区其它产业的发展,成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阻碍,影响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民族地区迫切需要加快现代化步伐,走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道路。
(一)民族地区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中央近几年按照科学发展观,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来调整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它不是靠在农业内部来解决问题,而是要调整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逐步地推动由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这样一个转变。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和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民族地区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工农关系的改变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2004年,中央在
“一号文件”中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使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