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巴卡拉式奢华.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巴卡拉式奢华.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8/2/1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巴卡拉式奢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巴卡拉式奢华
2006年初夏,一场奢侈品牌举行的豪华酒会在北京某会所上演。宴罢人散,带着精致刻花的巴卡拉(arat)水晶空酒瓶堆放在墙角的备餐台上,而金褐色的酒,融合浓郁芳香、温顺的口感以及悠长的余味,都喝到肚子里去了。
没有灯光的照耀,这些空酒瓶与正在中国美术馆进行的法国巴卡拉水晶展上那些夺目得超乎寻常的制品比起来显得有些落寞。不过,它们很快就会被识货的客人带走。毕竟,李察轩尼诗干邑12000元人民币一瓶的价格构成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华美的包装。巴卡拉水晶为几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干邑都做过包装设计,李察轩尼诗是其中著名的款式。至于酒和瓶子的价格到底是怎样分配,负责人说那是商业秘密,不便透露。但有心人可以做个大致的推算,每只酒瓶要经过40个小时的人工打磨,以巴卡拉各专卖店其他器皿价格作为参照,一只酒瓶将达几千元。




水晶宫

在巴黎,距法国凯旋门不远,从耶纳大道拐进去到美国广场,远远望去,一栋窗前悬挂着印有
“B”字母红帘的府邸就坐落在路旁,这里曾经是社交名媛玛丽?洛尔?德诺阿依斯的私人宅邸。如今,这座3000平方米的宅邸变成了著名水晶品牌巴卡拉的总部、专卖店和陈列博物馆、餐厅及多功能会所,展示巴卡拉历史上的惊世之作。
2003年,巴卡拉总裁Anne-Claire Taittinger女士买下此栋豪宅,掀起巴黎精品圈中一阵涟漪。出身Taittinger香槟世家的她,自1994年起接管巴卡拉,坚信顶级的老品牌一定要能“倾听新时代的声音”。她特地礼聘设计界鬼才菲利普?史塔克赋予改装重任。
或许,基于史塔克本人顽皮幽默的性格,一走进大门,玄关尽头迎面而来的,竟然是个内藏水晶灯的庞大水族箱。镶有水晶碎石边的红色地毯,暗暗发光来指引道路。登上楼梯后,眼见之处是一把气派夸张的巨椅,还有一盏美如白纱篷裙的水晶吊灯,悬空舞动……此刻,注视镜中倒影,恍惚间就像爱丽丝,闯入巴卡拉似梦还真的仙境,如果这就是史塔克希望的效果,那他的确做到了。
不过,Taittinger会如此信任史塔克,除了借重其设计专长,还因其商业嗅觉也极为敏锐。在3000平方米的可用面积当中,底楼安排有珠宝、酒杯餐具、装饰用品等独立展示的专卖区;特别设计的后现代冷酷风格,只接待VIP客人的隐秘客室。楼上则设置了陈列巴卡拉历史精品的艺廊,命名为水晶屋。水晶屋中还暗藏了一间黑水晶吊饰的粉红沙龙,让娇贵人士静谧地享用佳肴。
这是一处关于巴卡拉水晶的奇迹。巴卡拉博物馆被人们敬称为水晶宫,在这里不仅可以举办著名的艺术和文化活动,也成为一些重要的商业活动的首选地,
“水晶宫”餐厅的四十七个座位,从开业以来始终挂着“客满”的牌子。通过一个全新的概念级博物馆,巴卡拉水晶在它的品牌篇章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穿越250年

回顾巴卡拉的历史,18世纪中叶,国王路易十五恢复了“七年战争”后的地区经济,特准在巴卡拉这个小镇,兴建第一座非皇家的玻璃熔炉。1816年,水晶制造业主Aim Gabriel D‘Artigues成为新东家,他从比利时引进幼精沙,让巴卡拉成功转型,开始生产高级水晶酒杯以及餐具等。不出几年光景,巴卡拉的师父们就从设计路易十八的酒杯起步,成为法国皇室的御用水晶。
巴卡拉真正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当然非水晶灯类莫属。19世纪上半叶,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