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枯水寒冬下的稻草生机.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枯水寒冬下的稻草生机.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8/2/1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枯水寒冬下的稻草生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枯水寒冬下的稻草生机

台湾书市给读者百花齐放之感,却也难免让爱书人嗅到乱枪打鸟、一窝蜂跟风以及急功近利的气息,不仅记不住哪个书系甚至哪家出版公司,也对书的内容打上大大的问号,虽然是经济不景气局势所逼,但也不可讳言,折损出版文化的质量,让书越来越趋向商品化,走向一条不归路。

台湾出版业自去年经销商爆发财务危机、书店及出版社紧缩业务甚至倒闭歇业潮之后,面临席卷而来的全球金融海啸,是否还能撑住目前已显疲态的规模呢?

减量精耕新书出版负成长恐加剧

根据台湾“国家图书馆”国际标准书号中心的统计,2000年开始,台湾的图书出版市场一直呈现稳定成长,2006年更达到高峰,出版新书种类达46,000种。但在2007年,新书出版却首度出现负成长,小幅降为45,000种。当时,出版商纷纷表示,这并不是台湾的文化创造减弱,而是大环境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台湾多年来并没有扎下良好的阅读根基所致。事实上,在“台湾大选”前,台湾经济仍是一片看好之声,世界金融市场也尚未出现严重的问题,出版业就已如风中芦苇般脆弱,可想而知,这次全球股灾,对体质孱弱的台湾出版业,有多么大的冲击。
出书量过于膨胀,一向是台湾出版业对外自豪,对内实为虚胖结构的沉重负担。和邻近出版地区相比,台湾出版市场每年新书比例十分高,台湾人口2,300多万人、一年新书出版种类达40,000多左右;韩国人口是台湾的两倍,一年出版30,000多种新书;日本有一亿多人口,而新书出版约70,000多种。
但是书出得多,并不代表看的多,日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28本,,是日本的十分之一。,却支持近1万家出版社,撑起每年40,000多种新书的发行。
新书出版发行首度出现负成长,联经出版社总编辑、台北书展基金会林载爵董事长也坦言,书出得多是读者福气,但是台湾的读者阅读习惯没有提升,支撑不起庞大的新书数量。许多出版公司也陆续对内部编辑发出“减量精耕”的出版原则,纷纷以业绩制来要求原本不必承担书籍销售数字压力的编辑部门。某家大出版公司,甚至不仅要求编辑费用必须与收益平衡,还责付主编,评估每本书销售量必须超过5,000本以上,才愿意放行出版。也有不少财务面临困窘的出版公司,以邀请编辑入股、涉足经营出版公司的方式,变相要求编辑盈亏自负。

书价紊乱优质连锁书店生存空间遭压缩

台湾出版业界,向来是出版公司、经销商与书店纠葛牵扯难清的三角爱恨关系。自从2007年迄今,有批发经销商运转失灵,金石堂、诚品书店与出版公司又相继闹出对立互控的新闻之后,向来被认为是台湾文化之光的两大优质连锁书店,品牌光环显得黯淡不少。加上台湾阅读风气不如消费购物风气兴盛,除了金石堂早在数年前已开始试图逐渐加温文具与创意商品的市场规模,甚至尝试扩大自制文化外围商品的展示空间,诚品也毫不掩饰从书店转向百货精品商场的走向,虽然是商业竞争下不得已的改变,却仍令许多爱书人深感不舍。

书价紊乱也是台湾出版界的沉?z宿疾。坊间年轻人甚至流传“到诚品看书,到水平买书”的打油诗口诀,意思是,连锁大书店灯光美气氛佳,可以当成免费的图书馆,去浏览即可,但是为了荷包着想,想买书,就要到折扣书店去光顾。让诚品、金石堂书店的经营业者摇头大叹。
事实上,这两年由于